康元輔
台南市台南一中三年十七班
「雨」這漢字非常古老,甲骨文就是畫雨淅零零的樣子,十分象形,畢竟它是世界最初的元素,基本的天氣現象,遠古人類容易觀察、感受。《易經》中,八卦各自代表一種自然象徵,天、地、水、火、山……雨水是其中之一,可見雨不失為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雨是奇特的元音。念「雨」時,嘴巴噘起,徐緩送氣,彷彿纏綿的情思從口中如絲織送出。雨向來令人哀愁,若下起雨來,眼前細絲自天墜落,耳邊傳來滴答聲,落在身上還有些寒,不禁愁思滿懷,如「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聽聽那冷雨,豈不令人動容?
以雨為部首的字,雨總寫在上頭,似乎與生俱來有種獨特風韻,像是露、霜、雪等。《紅樓夢》中,寶釵的冷香丸便是由各節氣的雨、露、霜、雪十錢,伴以花香製成,看來人飲用之,接近自然、擁抱自然,才是調養身心的正道。
地球上的第一次降雨在何時?冥古宙嗎?幾十億年過去,恐怕地球也忘了。不過一路走來,地球寒來暑往,自然現象有其規律,故有節氣。「驚蟄」打雷後,清明時節雨紛紛、「白露」起秋意、「霜降」秋意濃、「小雪」復「大雪」,大地一片皚皚……每每意識到這些節氣的存在,總帶給我莫大感動,原來人類始終活在同一顆星球上,天氣現象所帶來的情思自然大同小異。於是我便與李煜、蔣捷、余光中聽雨,與先秦諸子置身白露為霜的大地,追尋在水一方的伊人;與蘇東坡徐行中,莫聽穿林打葉聲……好像自人類誕生以來,與雨水有關的天氣現象,竟從未停歇。
露、霜、雪、雷、霰、雹……從雨的字,冰冷,卻因人賦予的情思,而別有一番情致,否則,不過是科學中的水循環罷了。人沐浴在雨中,是下了億萬年的雨,不只是一條一條、滴答、冰冷的細絲,更有源遠流長的人文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