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率80% 3成年輕人輟學 陷惡性循環 金融危機 害黎巴嫩學校停擺

編譯/韋士塔  |2022.04.02
1972觀看次
字級
黎巴嫩許多家庭無力負擔教育費用,學童入學率下降。圖/美聯社
黎巴嫩貧窮民眾,在圾圾堆尋找有價值的物品謀生。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黎巴嫩一度是中東地區的高收入國家,但自2019年以來,由於公共債務居高不下,失業率持續攀升,讓該國陷入金融危機,除了貨幣重貶,也出現通貨膨脹,燃料、藥品、食品等民生物資都有短缺現象。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讓黎巴嫩的經濟困境雪上加霜。世界銀行(WB)以「19世紀中葉以來最嚴重經濟崩潰」描述黎巴嫩的危機,聯合國則警告,黎巴嫩的問題可能釀成人道危機,甚至引發區域局勢動盪。政治觀察家更指出,黎巴嫩的政治、經濟、教派錯綜複雜,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金融危機導致黎巴嫩經濟不景氣,各領域均面臨衝擊,包括教育。聯合國今年1月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黎巴嫩約有1成家庭表示,必須讓至少1名子女捨棄學業外出工作;15到24歲的年輕人,有3成已經輟學。愈來愈多人削減食物的支出和醫療保健費用,更無力承擔教育費用。

聯合國和黎巴嫩政府的數據也顯示,教育支出和兒童入學率下降,童工數量則快速增加。

在毀滅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許多黎巴嫩青年認為就讀大學能創造機會,將來有望尋求理想工作脫離貧困生活。然而,經濟危機導致許多年輕世代的夢想破滅。

一位輟學的青年坦言:「我的家人無法資助我完成學業,也沒有工作;就算我選擇公立學校,也缺乏交通費用。」

聯合國的報告指出,黎巴嫩的貧窮率已高達80%,許多人連三餐都無以為繼,遑論接受教育,導致年輕人被迫放棄學業。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已在黎巴嫩推出一些培訓計畫,協助當地年輕民眾學習各種謀生的工作技能,旨在幫助失業和工資低迷的黎巴嫩年輕人就業。UNICEF的黎巴嫩青年分部負責人薛因(Alexandre Schein)指出:「十多歲的孩子一旦輟學,往往很難重返學校。這些人進入了非常不穩定的就業市場,嚴重缺乏教育和技能,隨時可能失業,收入也偏低。更嚴重的是,這會形成惡性循環,至於重建黎巴嫩並使其擺脫危機所需的技能,將更難學會。」

黎巴嫩教育部長哈拉比(Abbas el-Halabi)表示:「中輟、失學及缺課的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家庭不再把教育視為重要事項,只有少數人堅持讓子女受教育,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夠提供給子女的工具。」

然而,黎巴嫩的人才流失狀況正在惡化;除了就學率降低,當地也面臨教師因薪資過低而罷工,迫使學校停擺。許多教師前往國外尋求工作機會,導致黎巴嫩出現教師荒。哈拉比說:「這些問題,源自廣泛的政治和經濟危機。黎巴嫩的青年正逐漸失去繼續在家鄉生活的信心。」

一些非政府組織正啟動緊急援助,設法讓青少年延續學業。一名慈善機構的創辦人說:「我們必須幫助這些孩子,黎巴嫩才有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