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新年,罕見的保育類革龜被發現遭廢棄漁網纏繞,擱淺在新北市福隆沙灘上,身上有多處外傷。圖/吳盛琳提供
今年(2022年)2月有一隻珍稀的革龜滿身纏繞著垃圾,擱淺在台灣的海岸。但很可惜這隻革龜最後沒能熬過來,讓關注此事件的大家都感到十分不捨。革龜是分布在台灣海域的海龜中,最難邂逅的一種,因此人們也對革龜比較陌生。今天就讓玉子跟各位同學們分享在現存的7種海龜裡,革龜之所以獨樹一格的地方。圖/玉子
文/玉子
今年(2022年)2月有一隻珍稀的革龜滿身纏繞著垃圾,擱淺在台灣的海岸。但很可惜這隻革龜最後沒能熬過來,讓關注此事件的大家都感到十分不捨。革龜是分布在台灣海域的海龜中,最難邂逅的一種,因此人們也對革龜比較陌生。今天就讓玉子跟各位同學們分享在現存的7種海龜裡,革龜之所以獨樹一格的地方。
海龜有兩個科,「硬殼龜」科與「革龜」科。其他6種海龜都具有骨板組成的硬殼,唯有革龜體內的骨板退化,由數百塊小骨板所組成。革龜的殼觸感很特別,摸起來有如皮革般,牠的身上還有7道稜脊,整體看起來更像是背著「楊桃」游泳的海龜呢!
滿嘴倒刺 有利進食
同時,因為革龜的生長不受限於硬殼,所以可以持續成長到另一個量級,成體的背甲可以長達150~250公分,體重可達500~1000公斤!龐大的身軀直接海放其他海龜,成為全球體型最大的海龜!
不過,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是革龜張開嘴巴的光景……哇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倒刺」!其實,這個構造在其他海龜的食道裡也都有喔。這究竟有什麼樣的用途?
原來,海龜在進食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將食物跟著海水一起含進嘴裡,因此海龜需要避免在吐出海水的時候,同時吐掉食物,而這些刺刺的構造便能有效地把食物留下來。
革龜的嘴有如「剪刀」,精巧又脆弱,食物只挑軟的吃,諸如水母、被囊類(如海鞘)與其他柔軟的生物。
既然滑溜溜的水母成為了主食,革龜自然需要更有效地hold住獵物。也許是因為這樣,牠們連口腔裡都有刺狀構造。此外,革龜的上顎還特化出兩個明顯的尖端,好似訂書機一樣,對於咬破水母很有幫助!
嘴喙多樣 跨國生活
其實,每一種海龜的食性都略有差異,這些習性也可以從牠們的嘴喙看出一點端倪,諸如綠蠵龜從孵化到成年,食性由肉食逐漸轉為草食性(高比例),其鋸齒狀的嘴喙有利於取食海草與藻類;玳瑁擁有較窄小的頭、吻,適合在礁岩縫隙間取食海綿;赤蠵龜、肯氏龜粗厚的嘴喙善於咬碎、研磨;欖蠵龜跟平背龜食性廣又雜,嘴喙就很萬用。
說到這裡,可以聯想到硬殼海龜的嘴喙就像是「達爾文雀」一般,因為吃的東西不太一樣,而逐漸特化成厲害的樣子。革龜除了殼,牠的嘴也跟別龜都不一樣。大家都有耐磨的「角質」嘴喙包覆上下顎骨,而革龜的嘴喙,僅僅只是「皮膚」包覆著骨骼而已,非常有自己的風格。
革龜喜歡吃水母的食性,讓牠很容易誤食塑膠袋,「海廢」成了牠的生存危機之一。此外,漁業混獲、海龜與卵的盜獵與採集、覓食與繁殖棲地流失,以及船隻衝撞,也對牠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其中,盜獵、採集海龜與卵,更是太平洋革龜族群的一大危機。革龜是遠洋的物種,生活範圍跨及多國,因此保護牠們的行動,更需要跨國之間的合作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