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出丙酮、異丙醇 環保又有龐大商機 基改細菌 吞食二氧化碳

編譯/韋士塔  |2022.03.12
1915觀看次
字級

編譯/韋士塔

減少碳排放已成為各領域的主流趨勢,許多產業已制定減碳目標以及實現碳中和的時程表;如今,化學專家研發出一種創新方式,對細菌進行基因改造後,這種細菌能消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並將這兩種化合物轉化為廣泛使用、具有商業價值的丙酮和異丙醇,不僅有助環保,還帶來龐大商機。

丙酮和異丙醇用於製造洗手液、油漆、去光水、樹脂、鏡片清潔劑、外用酒精、燃料添加劑,過去,這兩種化合物幾乎都是由原始化石燃料製成。據統計,丙酮和異丙醇的全球市場規模超過100億美元。依現行技術,生產1噸丙酮,會產生2噸二氧化碳;但以基改細菌吞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產生丙酮和異丙醇,則可讓生產過程的碳排放轉為負值。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化學家吉威特(Michael Jewett)與大型生物乙醇公司LanzaTech合作,開創了這種環保的化學合成新方法。

吉威特的研究團隊在發表於《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的論文中表示,透過微生物發酵,從非化石燃料來源生產各種化學品,是一種極具前景的製造方法,這種方法在食品產業被用來製造優酪乳、啤酒和其他產品。這個領域依賴發酵糖的微生物,但以糖為原料的成本較為昂貴,且生產過程會產生溫室氣體。

然而,研究人員把原本用於工業、能自行生產乙醇的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菌株進行基因改造後,這種稱為「產乙酸菌」(acetogen)的細菌生物,能透過發酵作用以乙酸鹽為食物。產乙酸菌能消耗工業排放物(如二氧化碳),並以極高的效率將其轉化為丙酮或異丙醇,幾乎不會產生其他副產品。

吉威特表示,這項研究帶來了一個機會,能把工業排放或生物和城市廢棄物產生的廢氣,轉化為更有用的產品。研究團隊採用這種獨特的產生丙酮和異丙醇的細菌菌株,並與LanzaTech合作,使用該公司的乙醇生產設施,測試這個構想是否能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

吉威特指出:「我們的商業化願景,是把LanzaTech現有的乙醇氣體發酵設施,轉變為產品生產工廠。LanzaTech已成功營運兩家商業工廠,把重工業的排放物轉化為乙醇;他們迄今已生產超過3000萬加侖的乙醇,並減少了1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吉威特表示:「我們能夠靈活調整,把目前用於商業氣體發酵設施中的產生乙醇微生物,換成生產丙酮或異丙醇的新微生物,工廠運營商能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調整,不須更換設備。與傳統的化學製造程序相比,這是一項關鍵優勢;傳統的化學製造工廠通常僅供特定的轉化過程使用,但透過基因改造技術,我們能使用相同的設備製造不同的產品,讓業者節省下建造新廠的數百萬美元資金。」

吉威特認為,這種製造丙酮和異丙醇的永續替代方案,不僅能實現化學工程的夢想,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的產業來說,也是一項好消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