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神話相信,眾神的世界位於希臘中部飄渺的山區;相傳那兒有個「天空之城」,介於天上人間、半空中的神性人世界。
盧貝松的電影中,曾有一個希臘場景,是身穿黑色長袍的東正教教士在碼頭邊凝視。
類似場景往前推六、七百年。十四世紀,在希臘中部的色薩利平原,著名的阿塔那西奧(Athanasios)修士來到這裡,凝視眼前令人震懾的視覺美景:平原中奇特的巨石群、建築在巨石山頂難以企及的修道院,不禁讚道:「Meteorizo」,這裡因而取名「梅提歐拉」(Me-teora),意思是「懸在半空」。
色薩利平原在希臘史上的紀錄甚早,荷馬史詩提到這裡的城邦曾參與特洛伊戰爭,許多錢幣、馬賽克嵌畫、陶瓶出土,更證明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色薩利平原的繁榮富庶。
然而,這裡有世界最奇特景觀:巨岩林立,一座座拔地而起、擎天而立,彷彿支撐著天地。早期民智未開,對這些崎嶇岩柱感到困惑,而歸諸未知力量,或天外飛來的隕石。神秘現象特別容易與宗教信仰結合,希臘人若想修心、冥想,梅提歐拉無疑是最理想的地方。九世紀起,就有傳教士來此潛心修道。
從科學來看,地質學家研究,幾百萬年前這裏是一片汪洋,後來地殼運動,海水流退,皮尼奧斯河(Peneus River)長期侵蝕,雕刻出成一片超現實的石林。
十一世紀開始,希臘遭土耳其侵略、佔領,伊斯蘭教是正統,希臘東正教的修士只有躲在深山尋求神靈慰藉。在梅提歐拉,他們藉著繩梯、籃子,攀爬如同天柱的高聳巨石,辛苦鑿刻出密室,躲入隱修。至今在高聳平滑的懸崖壁上,還可以找到古老殘破的洞室。
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修士們愈爬愈高。阿塔那西奧來此後,在最高的石峰興建了第一座修道院「大梅提歐拉修道院」(Great Mete-oron),吸引後來者跟進。由於交通橫阻、工程艱辛,修士們花了約三個世紀的漫長時間,形成「天空之柱」的壯麗景象。
在梅提歐拉,絕壁上的修道院不僅成為信仰中心,加上十五世紀隱士思想復活,也成為求學者和藝術家的避風港。鼎盛時期共有廿四座修道院、上千名修士,成為抵擋土耳其人及其伊斯蘭教的中流砥柱。十六世紀所創作的濕壁畫,更是「後拜占庭繪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岩柱修道院通往外界的工具,早期只有繩索、藤籃和滑車,進入這裏有如登天之難,有幸到訪的人極少。直到廿世紀修建石級才改變,但部份出入不便的修道院,至今仍倚賴流籠或繩索運送物資。對喜愛攀岩的人來說,這些聳立的巨大石柱更是天堂,如今常可見到有人掛在岩壁上。
二次世界大戰時,梅提歐拉修道院被炸毀許多,如今只剩六間。每座修道院都以石頭建造,配上紅瓦房頂和木質走廊;每個修道士都有狹小的房間,教堂和食堂都保留了十四世紀遺留下來的風格。
在口耳相傳下,梅提歐拉修道院漸漸為世人所知,後來修築了一條道路,開始吸引遊客。1988年聯合國將其登錄為世界遺產,而且是「複合遺產」,包括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想去梅提歐拉,得先到山腳下的卡蘭巴卡(Kalamboka),這是一座安靜的小山城,滿是為觀光客而開的禮品店與餐廳。從鎮上仰頭,就可見到聳立的巨岩及岩頂的修道院,莊嚴肅穆,與觀光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卡蘭巴卡有巴士開往最大、最頂端的「大梅特歐拉修道院」,高大圓頂的建築是根據傳統的拜占庭方十字形式教堂修建的,裡頭還有許多珍貴的聖教遺物。
其他修道院無巴士,可以包計程車去,開車繞五間修道院約三、四小時。
梅特歐拉有兩座女子修道院,魯桑奴修道院(Russanou)由於所在位置較低,可以各種角度觀賞周邊景致,並且隨著角度而呈現不同的風貌,譽為梅特歐拉最優美的修道院,大部分明信片都以它為賣點。阿基拉特里亞達(AgiaTriada)修道院的正下方即為卡蘭巴卡市景,從修道院往下望形成強烈的對比景致,非常值得一看。
1517年完成的瓦爾拉姆修道院(Varlaam),後方靠近懸崖處有個小房間,離地數百米,房間正中是個絞盤,纏著拳頭般粗的麻繩,末端掛著一張巨大的吊網。古代以此運送物資,修士們也搭乘沿著懸崖上下。
梅特歐拉的修道院曾在○○七電影《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中出現,英文片名很適合形容梅特歐拉。就如同阿塔那西奧修士在十四世紀的驚嘆,唯有親臨現場,用自己的眼來看,才能真正領略這絕美之境、千古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