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歐美等多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蔡總統表示,基於共享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台灣也將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經濟部將按照《瓦聖納協定》規定,針對相關出口進行嚴厲審查。
《瓦聖納協定》以管制常規武器及相關科技用品、技術的出口為主,目前有四十個簽署國。全球最大半導體光刻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之前停止對中國大陸晶圓大廠出貨,就是根據這項協定。
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是民主國家的共識,為表彰維護民主自由的決心,政府決定參與,但衡量詭譎多變的國際形勢及台俄間的貿易型態,在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時,應審慎評估,以免對台灣的經貿與產業造成不良的後遺症。
台俄間的貿易量不高,且為台灣對俄羅斯逆差。二○二一年台俄貿易總額為六十三億美元,占台灣總貿易額的百分之零點八,其中,台灣對俄羅斯出口十三億美元,由俄羅斯進口五十億美元。因為貿易量小,所以制裁的效果有限,但台灣從俄羅斯進口以能源為主,一旦台灣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恐對台灣相關產業的影響較大。
台灣對俄羅斯主要的出口品項是科技產品,但金額和占比都不高,二○二一年,半導體對俄出口零點二五億美元,占我口半導體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資訊硬體對俄出口零點二三億美元,占百分之零點三一;通訊產品出口零點四六億美元,占百分之零點三八。從以上數字可知,台灣科技相關產品對俄羅斯的出口金額小、占比低;如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出口抵制,台灣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制裁的效果很有限。一來台灣並不是《瓦聖納協定》的簽約國,二來台灣出口至俄羅斯的高科技產品很少,根據《瓦聖納協定》來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到俄國,作用應該不大。
在我國半導體的製造與封測過程中,包括氖、氟等稀有氣體及鈀等特殊材料,有很大比例來自俄羅斯,面對俄烏情勢惡化,上述原材料的供應可能會受到衝擊,因而影響我國半導體業者的交貨期程,是必須妥為因應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約占整體天然氣進口的百分之十,煤炭占百分之十六點六,都超過了一成,且均為台灣第三大進口國,對我國能源部署的重要性不可小覷;但台灣自俄國進口的天然氣僅占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的百分之一,相差甚巨,因此如果政府決定以不採購能源的方式,對俄羅斯進行制裁,顯然台灣受到的影響會比俄羅斯受到的影響大得多,要先確定能夠找到合適且價格相當的替代性來源,再做決定。
依民進黨二○二五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天然氣發電的占比很高,煤電的占比也不低,若這兩種能源的進口量出現變數,勢必影響台灣的電力供應。
台灣經濟以貿易為導向,與各國貿易往來應該盡可能秉持「與人為善」的原則,不宜輕言論及經貿制裁,如果政府確實有須配合國際社會採取行動的壓力,一定要提出配套措施,且確認抵制的產品有其他選擇,不要對台灣的經濟造成不利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