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內工商企業對缺電問題憂心忡忡,從蔡英文總統到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不斷強調,台灣沒有缺電,並且保證到二○三○年時,台灣絕不缺電。王美花在立法院承諾,未來一年內不會發生大停電事件。不必等至二○三○年,三○三大停電已發生了。
三○三大停電突顯台電日常營運與管理品質出了問題,螺絲鬆了,連最基本的燃煤電廠都頻頻出包,電廠各項防呆機制未落實,工作人員連開關都可能按錯,遑論複雜度更高的核能電廠。
以電動車為例,最怕電力耗盡,卡在路上動彈不得;不過,即使電力夠,如果駕駛人不小心或不專業,也可能發生事故,路上拋錨。
針對台灣的電力系統,國防安全研究院提出「緊急時期能源電力韌性報告」,指出台灣電力系統有三大風險,包括能源轉型系統風險、氣候變遷風險、初級能源依賴風險。這項報告認為,台灣的電力系統可以滿足需求,但稍有其他因素變動,就因彈性不夠而斷裂,從八一五、五一三到三○三大停電,都屬於能源轉型系統風險。
在氣候變遷風險方面,隨著氣候暖化,風險隨之升高,去年台灣遭遇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衝擊水力發電;颱風來襲,對風力發電機與大型高壓電塔造成威脅。在初級能源依賴風險方面,台灣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依賴進口,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衝擊升高。而未來有五成依賴天然氣,而天然氣貨輪可能受到戰爭或颱風影響無法靠港,面臨斷氣風險。
這項報告顯示,台灣的電力供應其實吃緊,加上電網韌性不足,稍微一個人為疏失,就可能引發全台大停電。
歷年來台灣曾發生多次大停電,規模最大的是一九九九年七二九事件,當時颱風來襲,接近午夜,龍崎變電所附近超高壓電塔因土質鬆軟倒塌,瞬間損失全台約五分之四的電力。
當時檢討報告就提出,應該發展區域型供電系統,以免一個變電所跳脫,就造成全台大停電。
這次三○三大停電,龍崎變電所再次跳脫,瞬間損失全台三分之一電力,復電時間長達十二小時,企業界損失逾百億元。這次大停電充分顯示台灣電力系統的脆弱性,政府有責任提供充足電力,在電網的維護與升級方面,也必須提供足夠經費。
針對提升電網分散性與韌性,為何遲遲沒有落實?國防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要增強供電系統韌性與設備,必須投資設立區域型電網,需要增加經費,涉及電價上漲,而各政黨都不敢碰觸電價上漲的問題。這可能是癥結所在。
歷年來多次大停電,經濟部與台電顯然並未記取教訓,檢討報告一寫再寫,卻沒有切實地檢討改進,螺絲掉了滿地,應該有人要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