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運動比賽,許多畫面令人嘖嘖稱奇,例如游泳選手在重力、浮力、黏滯力等不同作用力影響,仍能如魚得水般展現矯健身手。尤其足球選手臨門一腳,從側邊繞過人牆射門成功的一記香蕉球(banana ball),更令人讚歎神乎其技。圖/Shane W. Evans
文/簡麗賢
觀賞運動比賽,許多畫面令人嘖嘖稱奇,例如游泳選手在重力、浮力、黏滯力等不同作用力影響,仍能如魚得水般展現矯健身手。尤其足球選手臨門一腳,從側邊繞過人牆射門成功的一記香蕉球(banana ball),更令人讚歎神乎其技。
「香蕉球」是足球在空中飛行路徑像一道弧線,像彎彎的香蕉,也被稱為「弧線球」。到底怎樣踢出香蕉球?資深足球教練切中肯綮說,要面對希望球行進的方向,像「切」球那樣踢球。碰撞後,腳要順勢向外側前進,這樣球在空中的行進方向才會是弧線,而且球能一面前進,一面旋轉。
提高轉速 邊飛邊旋
「香蕉球」到底可以偏轉多少公尺呢?以世界知名的貝克漢而言,他踢球的偏向位移可達4公尺!難怪守門員會頭痛。
球如何能夠一面前進,一面旋轉?想到王建民的「伸卡球」。要讓球邊飛邊旋轉,「速率」是關鍵,提升球飛行時的速率──球轉速愈快,就會愈快偏轉,這與流體的馬格納斯效應和康達效應有關。
足球被踢出後,實際上會受到空氣阻力和地球引力影響,如果只是單純想讓足球飛得遠一些,必須考量球離開地面的角度。足球比賽時,往往不是想踢得遠,而是要踢得準,因此採用的角度視狀況而定,才能達成得分效率。
話說回來,觀賞世界盃足球賽時,注意球門前的戰況,當球門前30碼或正規賽事平手後的12碼PK罰球,有機會看見美妙的「香蕉球」。
馬格納斯效應和康達效應
當球在空氣中邊旋轉邊移動時,在它的前進方向,會受到與運動方向垂直的作用力影響,稱為「馬格納斯效應」。
尤其是表面具有縫線或凹洞的球,效應更明顯,使球的飛行路徑更難以捉摸,因此又被稱為「魔幻效應」。
「康達效應」也稱為「附壁效應」。當流體遇到障礙物時,例如機翼,會有沿著障礙物曲面流動的傾向,因彎曲的流線,內外層氣壓會不均等,作用在接觸面的壓力差,形成流線彎曲時,需要作用於流體向下的向心力;而相對應作用於機翼的反作用力則向上,機翼受到向上提拉或曳引,使飛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