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說話難,難在如何表達得得體、如何說得恰到好處;寫文章也是,有時會因找不到適當詞彙而筆下艱澀、窒礙難行,佳詞美句何其多呀 !偏就用來呆板又彆扭,往往令人氣結,試試看 !使用另一種我們所慣用的語言,也許,筆下又是不同的風光。
描述熟悉的景物,最難有新意,因為好話都被說光了。「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有日出、晚霞、神木、雲海、鐵路、森林,還有美麗的櫻花,這個代表台灣的所在,用台語說來特別有意思:「櫻花酖酖每年←(的)三四月啊,是阿里山←櫻花上水←時陣,春天←時,伊著精神起來啊酖酖風哪(ㄋㄚ)吹,櫻花著隨(ㄉㄨㄟ)伊飛,雲,一←開,櫻花著笑胛袂闔嘴,滿山的春色,攏嘛是櫻花←功勞。」「阿哪講著那←睹天的神木,已經兩千幾歲啊!春天←花、秋天←月、熱天←風、寒天←雪,攏曾(bat)跟(ㄍㄚ)伊相借問過。」「自從幾年前,神木倒去了後,著不曾(bat)擱看著那個高酖酖高←形影,地跟(ㄍㄚ)山邊←雲海講細聲話。」
台語豐富的聲調,和它特有的話尾押韻,不但使得文字看起美麗,唸起來也典雅迷人。忍不住想跟著文字輕輕的唸,就像讀一首優美的長詩一樣。阿里山的雲海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她讓整座山因她的出現而活了起來,我們這樣來說她:「雲海,是阿里山←布景,好天←時,山谷←雲,挨來推(sak)去,一沿一沿、一景一景酘酘」「壞天←時,伊會走去覓,嫌天,無夠清;有當時啊,伊會(ㄟ)偎(ua)來你身邊,歡喜胛你講:這(ㄐ一ㄚ)著是天頂,不管時,阿里山←雲海,攏有上水←表情!」
最美的表情,當然要找最美的風景,才能盡情展現她的丰姿,同樣的,美麗的語言,也要在美麗的地方生根、發芽,綻放風采。漢語,這個源自古早,純樸而純粹的語言,因為隨著先民渡海來台而有了新的面貌酖酖「台語」是她的另一個名字,四百年來,陪伴我們的祖先揮汗、流淚;見證他們的辛酸與努力,我們用她讀書,用她唱歌,用她跟親人朋友「博感情」,當然,也用她來說我們家鄉的風土民情酘酘
「黃昏←日頭欲落山←時,嘛也來胛人相辭,毋管海角亦是天邊,日頭總是會來胛咱相見,五彩色←天,攏是伊來染,欲用這呢水←景緻,送咱入去惦靜←暗瞑酘酘」
說到這,嘛欲惦惦酖酖來胛您(你們)相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