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科醫師建議,要預防胃潰瘍,日常飲食應避免暴飲暴食,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天冷猛開鍋,小心胃潰瘍!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天氣變冷、食欲大開,容易進食過量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導致胃腸黏膜保護力降低,增加胃潰瘍風險。胃潰瘍是指胃的黏膜受到損傷,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常見的發生原因有幽門桿菌感染及藥物副作用,此外飲食、壓力也都會助長潰瘍的發生。
陳先生40多歲,平時菸酒不忌,去年因為胸痛被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而裝設支架。這陣子天氣稍冷,忍不住各式火鍋料理一攤接一攤,某日早上起來上廁所,竟解出像黑芝麻糊,聞起來又有異味的黑色大便。經過胃鏡檢查發現,胃有好幾個1.5公分左右的潰瘍,還好出血不嚴重,經過幾天藥物治療及飲食調養,排便已恢復正常。
康本初指出,胃潰瘍的症狀可分為典型及不典型。典型症狀為上腹疼痛,不典型症狀有腹脹、打嗝、消化不良等,如果引起胃出血,就可能出現解黑便的症狀。目前對於胃潰瘍的診斷工具是胃鏡檢查,胃鏡檢查除了可以發現病灶,還能一併觀察周圍的黏膜,同時經胃鏡切片化驗是否有癌變的可能性。
康本初說,治療方面,除使用口服藥物治療胃潰瘍及消除幽門桿菌的感染,也要調整生活習慣,多攝取新鮮水果及蔬菜,減少高鹽、燻烤、刺激性食物,不抽菸喝酒,才能避免胃潰瘍反覆發生。
康本初提醒,天冷胃口大開,胃潰瘍容易發作,胃潰瘍出血未必會伴隨胃痛,容易使人忽略而延誤病情;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暴飲暴食,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若發現有腹痛、腸胃不適、解便顏色偏黑且黏稠等異常情況,應趕緊就醫診治,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