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戰戰兢兢的經營與坐享開發的暴利

 |2022.02.21
7599觀看次
字級

這幾年國內知名飯店紛紛退出經營,將原址規畫改建為商辦、豪宅。雖說是疫情作祟,國際旅遊市場崩盤,讓老牌飯店不堪虧損而退出市場;但政府政策失當也是幫凶。

近來已有房仲業者提出警告:三到五年之後,商辦和豪宅會供過於求。可以想見,未來台灣精華地段的商辦與豪宅將被財團和富豪逐一插旗,一般民眾更無法負擔天價的房地產;而具歷史感與優質服務的國際觀光飯店,卻已一去無法復返。對疫情結束後的台灣觀光業,將是一記警鐘。

有三十二年歷史的台北西華飯店日前熄燈,這家曾接待過英國柴契爾夫人、美國老布希夫婦,以及諸多國際知名影星導演的著名飯店,已正式走入歷史。西華飯店前年還曾砸下六千萬元大幅改裝其一百間客房,顯示本想有意堅持飯店經營;無奈疫情讓國際觀光客來客率大衰退,加上不動產開發「實在太好賺」,被迫思考轉型。

這兩年依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申請容積率獎勵而改建的知名飯店愈來愈多。包括國賓飯店、神旺飯店、六福客棧、華國飯店、台北馥敦飯店,及建立台北市人文書店的敦南誠品書店原有地主等,因為經營飯店業既辛苦、又受政府錯誤政策引導影響經營,乾脆結束本業,轉向巨幅獲利的不動產開發。

據不動產開發商估計,西華飯店現址去年十一月拿到台北市政府「危老建築」容積率最高的百分之四十獎勵,可開發面積將達八千坪,以每坪市價一百八十萬到二百萬元估計,開發利益高達一百五十億元。反觀西華飯店的本業營收,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每年平均也僅有七億元。

經營飯店餐飲服務業,每天二十四小時都需戰戰兢兢的服務客人,還要絞盡腦汁推出新的業務與服務,壓力一刻不得歇。如此努力經營,才能刻下許多客人的生活印記,但光是飯店改建的不動產增值利益,就抵得上飯店全體人員孜孜不倦至少二十年以上的營收。經營產業的辛勞,與以錢滾錢的不動產開發,獲利完全無法相比,這就是財團和商人這幾年紛紛想盡辦法找出土地,追逐土地開發暴利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不動產暴漲,國內飯店與國際觀光商圈店面紛紛興起關店潮、轉賣潮、改建潮;加上數十棟舊型商辦大樓如台塑大樓、上海商銀總部等,未來幾年陸續將有大小都更、改建案完工,超過數十萬坪以上的大量釋出,長期已浮現隱憂,商辦與豪宅市場將因目前各式改建潮而供給過剩。未來炒房是否還能暴賺,搶搭不動產開發列車者必須深思。

對於提供危老建築改建龐大誘因的各地政府來說,獎勵是否真的用在刀口上?還是只是助長了飯店業與商辦的關店潮與改建潮?站在都市發展與規畫的角度,未來國內不缺的是精華地區一棟棟簇新、閒置的商辦與豪宅,就怕缺的是一間間具有歷史與口碑的優質飯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