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5日於佛光山金光明寺召開「2025年會員大會」,由輪值主席首愚和尚(前排中)主持,決議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及全球化,會議圓滿後隨即舉辦「2025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圖為主席團主席心保和尚(前排左3)、心道和尚(前排右3)、如淨和尚(前排右2)、吳志揚(前排左2)、明光法師(前排右1)、覺培法師(前排左1)與全體近500位僧信合影。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人間社記者劉智惠新北報導】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五日於佛光山金光明寺召開「二○二五年會員大會」,僧信齊心決議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及全球化,會議圓滿後隨即舉辦「二○二五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台灣各寺院、教團方丈、住持、居士團體代表近五百人與會。
會員大會由輪值主席十方禪林開山方丈首愚和尚主持,第四屆主席團主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靈鷲山佛教教團創辦人心道和尚、福智僧團住持如淨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出席。
凝聚教界力量 拓展全球影響力
首愚和尚以靈山聖會籲眾,共同成就莊嚴道場,啟發歡喜人心,此次盛會佛教團體齊聚一堂,展現佛教融和的精神,讓佛法不僅於殿堂之中,更走向世界,見證信仰凝聚的力量,令人無限歡喜與有榮焉。
心保和尚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說明,緬甸強震及花蓮風災的自然災害提醒我們,眾生息息相關,唯有以慈悲化解苦難,以善行凝聚力量,將「三好」、「四給」遍布全球,讓人間佛教的善美種子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累積福德,創造全人類的幸福。
心道和尚特別提及,梵蒂岡跨宗教交流訪問是人間佛教走向世界的重要行動,人間行者以柔軟心與智慧力,跨越宗教藩籬,向外播下理解、尊重與和平的種子,是推動世界和平的力量。
如淨和尚也呼應,當教宗以多國語言領讀《聖經》福音片段,展現了宗教包容最高境界,也是國際化最生動的實踐,佛教提倡眾生平等,讓佛法跨越文化的界線,化解隔閡,傳遞和平與善意。
吳志揚說明,應凝聚島內佛教各界的力量,推動人間佛教的現代化與社會化,進而邁向國際舞台。他期勉全世界的佛教團體能夠團結互助交流,再廣邀其他宗教代表訪台,深化國際友誼。
會中由祕書處說明年度工作報告,會中討論並通過十項重要提案,為撫慰風災災區民眾,將於近期舉辦「花蓮災後關懷音樂會」;今年韓國及梵蒂岡跨宗教交流,成效頗佳,明年將辦理越南佛教界交流活動。
監事長明光法師以〈團結就是力量〉法音供眾並說明,天主教早在六十年前便推動宗教交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亦致力於宗教融和,兩者的努力同樣彰顯出團結的力量,唯有宗教間攜手合作,才能共創和諧的人間。
常務理事依空法師提及,梵蒂岡跨界交流訪問,不僅是宗教間友好交流的象徵,更展現了人間佛教以慈悲與智慧走向世界的弘法力量。依空法師提出建言,佛教若能完善宗教史的整理與研究,強化制度化與組織化的推動,必能使人間佛教更具現代精神與國際影響力。
從自覺到覺他 行佛護念眾生心
「大和尚會生氣嗎?」主持人覺培法師的提問,揭開主題論壇「從自覺到覺他」。心保和尚指出,忍辱為基本修行,如能依照星雲大師所提「生氣慢半拍」的訓練,觀照苦受,再觀照五蘊皆空,認知瞋心是解脫的障礙,轉念往好處想,要做情緒焚化爐。
首愚和尚以「不以瞋報瞋」勉眾;心道和尚說明觀音十心修行法,以因果法則觀照情緒反應;如淨和尚提到應常憶念佛菩薩及法語,善護念眾生心;吳志揚期勉僧信二眾合作,以法布施及無畏布施,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工作坊「從情緒到覺性」由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特聘副教授楊蓓帶領,以當代最受關注的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為主題,融和佛法智慧與心理學理論,引導學員覺察自我情緒生起與轉化,探討如何以覺性面對壓力與衝突,在理性與慈悲之間找到平衡,提升生命的自在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