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聊數學】 ×÷符號的由來

文/維尼老師 |2022.02.17
4464觀看次
字級
上次的專欄中,聊到數學最常用的加減符號「+」、「-」的由來,這兩個符號現在已經全世界通用了,到哪兒都一樣,但是乘除符號並沒有統一喔!以「乘」來說,世界各地就有以下幾種表示法: 圖/River

文/維尼老師

上次的專欄中,聊到數學最常用的加減符號「+」、「-」的由來,這兩個符號現在已經全世界通用了,到哪兒都一樣,但是乘除符號並沒有統一喔!以「乘」來說,世界各地就有以下幾種表示法:

① A‧B

② A×B

③ AB(省略乘號)

④ A.B(寫在A腳下,叫做「腳點」)

對小學生來說,「×」以外的其他表示法可能都很陌生,但到了國中學習代數時,常使用x、y、z當未知數。而「×」號實在和x長得太像了,為避免誤會,比方x、y相乘,就不使用「×」號,而是寫成「x.y」,或是乾脆省略符號,寫成「xy」。所以,除了第四種的腳點表示法,其他三種其實都很常用。

而除的表示法也不遑多讓:

① A÷B

② A∕B

③ A:B

④ A



現在要在電腦上進行計算時,鍵盤上並沒有「÷」號鍵,代替的正是第二種的「∕」號。而第三種「A:B」,在數學中通常是比例的意思,第四種「」則是分數。大家有沒有恍然大悟?以「10÷2」來說,答案是5,而「10:2」的比值也是5,「」當然也是5。所以除法、比例、分數,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是相同的!

其實乘除符號的演變,和加減符號很像,有時用省略法,有時則用符號代表。像數學家曾在印度發現一份古代手稿,裡面有個地方寫成下面這樣,大家可以猜猜看,代表什麼意思呢?

5 32

8 1

它代表。在這裡,「乘」乾脆省略了!

後來,有人用M,有人用in,有人用U等等符號來表示乘,但是都沒流行起來。至於我們現在使用的「×」符號,則是到了很晚才出現。十六世紀時,有的書上類似這樣寫著:

135  246

642 531

這表示「135乘以531」和「642乘以246」兩個算式。後來在一六三一年,英國一位牧師兼數學家奧特雷德,在他的著作中創造了150個數學符號,其中就將「×」正式當作乘法符號,而「×」也是他發明的眾多符號中,少數存留下來,至今仍在使用的!

最後說說「除」。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是怎麼來的呢?一般認為,「÷」這個符號是十七世紀的瑞士數學家雷恩發明的,所以又叫做「雷恩符號」。這個符號一開始也沒有流行開來,直到大數學家牛頓採用後,才慢慢大眾化。所以,現在把除號寫成「÷」,和牛頓有不小的關係喔!

關於雷恩怎樣發明出「÷」的,也有一種傳說。據說,雷恩有次在算數學時,遇到要把一個整數分成幾等分的問題,卻苦於沒有符號可用,於是他用一條短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分解的意思,就誕生現在的「÷」符號了。

看完「+-×÷」符號誕生的故事,是不是有種親切感呢?希望大家以後使用符號進行計算時,能把它們當成朋友一樣看待,數學或許就不會那麼冷冰冰、惹人厭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