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公布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百分之七點五,創四十年來新高;而薪資上揚的速度明顯落後物價上漲的幅度,加重民眾的生活負擔。因應通膨升溫,美國聯準會(Fed)三月將啟動升息循環,對於房貸族與高負債族群將造成衝擊,要做好心理準備。
新冠疫情打亂產業供應鏈,全球汽車晶片嚴重缺貨,加上貨運費用大漲,在供不應求情況下,汽車價格上揚,尤其二手車漲得最凶,超乎市場預期。消費者發現,日常生活各項用品都悄悄漲價了,例如,肉類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一成;電費帳單也比去年上漲一成,為二○○六年以來最大漲幅;房租元月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四,創下二十一年來最大漲幅,由於租金上漲通常落後於一般消費品,在在顯示未來幾個月房租還可能上漲。
面對原物料成本上揚,員工薪資上漲的壓力,有些企業採用其他手法變相漲價,例如,連鎖餐飲店把漢堡、飲料的分量縮小;烘焙業者把餅乾的分量變小,或者推出數量較小的新包裝。由於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企業表面上維持商品的價格不變,但銷售的商品或服務內容明顯縮水。
穆迪分析,物價上漲將使美國家庭每月生活消費平均增加約二百七十六美元,對外食族、中產階級加重負擔。由於通膨形勢比預期來得嚴峻,多家金融機構預測,Fed在三月可能升息兩碼,接下來的例行會議也都將採取升息的動作。
因應新冠疫情,Fed推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措施,使得資產負債表膨脹至近九兆美元,如果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仍維持高檔,金融機構預測Fed在下半年可能進行瘦身,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目前市場擔心的是,如果Fed提高升息力道,同時進行縮表,威力驚人,可能引發市場動盪,不利於景氣的復甦。
台灣的通膨早已突破警戒線。今年元月CPI年增率達百分之二點八四,連續六個月高於百分之二的警戒線,其中,家庭主婦最有感的是雞蛋,由於雞蛋大缺貨,元月蛋價上漲百分之十八點三八,為近三年新高。其次,外食費年增率達百分之三點八七,創下七年來新高,這對經常外食的年輕上班族,衝擊最大。
對於元月通膨情勢,主計總處認為,相較於歐美各國,台灣的物價屬於溫和上漲,尚未達到全面、持續且顯著上漲的通膨狀態,甚至認為溫和通膨有益於經濟成長。
美國物價連續數月上漲,自去年六月以來平均漲幅逾百分之五,容易引發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形成經濟成長一大隱憂。台灣元月的通膨率雖然沒有美國那麼高,但已連續六個月超出百分之二的警戒線,甚至核心CPI也超過百分之二,一旦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形成,想要抑制通膨怪獸並不容易,主計總處的評估未免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