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47 流行病學家努佐: 新冠之後 重啟新頁 楊慧莉 |2022.02.12 語音朗讀 25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防疫的安全文化,包括可以讓人在家自行採檢,以了解上班或探望家人是否安全。圖/123RF努佐建議在防疫上要發展統一數據。圖/Pexels一九○四年巴爾的摩市大火,促成學校開始有防災演練的教育課程。圖/123RF未來防疫,應啟動全面防禦,最好是有一個龐大的公衛專業團隊。圖/Pexels 文/楊慧莉疫情自從爆發以來,已奪走五百萬條性命,造成無數家庭破碎,全球人生活大受影響。期盼病毒早日消失,回到疫情前生活,是許多人的心聲。但,來自重災區的流行病學家努佐卻說,後疫...舉一 反三一場大火的啟示珍妮佛‧努佐(Jennifer Nuzzo)是傳染病流行病學家,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資深學者,並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努佐在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扮演重要角色,除了主持「爆發觀測站」,與其他前線傳染病爆發控制單位,一起研究如何對抗傳染病緊急狀況;負責新冠檢測洞察項目;也共同領導全球衛生安全指數,量測全球一百九十五個國家對流行病和其他衛生安全威脅的備戰情形。預測疫情走向過去二十年,努佐協助政府、企業、社群和個人應付流行病。二○二○年二月,她是首位獲邀到美國國會,為新冠病毒在美國爆發流行作證的專家之一,此舉發揮警示作用,因為當時美國政府當局所為顯然不夠,不足以對付病毒的嚴重殺傷力。去年秋冬之際,美國疫情趨緩,讓人鬆懈,但努佐警告說,「還沒結束呢,我們現在只是不再關注,或是掉以輕心,我想多數人都以為疫情已退燒。」事後證明,努佐是對的。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隨後而至,又讓疫情升溫。此刻,尚看不到疫情的盡頭,不免讓人沮喪。那麼,身為流行病學家的努佐,站在防疫最前線,又是如何看待疫情的發展?去年底,努佐上公益平台,發表了自己過去兩年來投入疫情相關研究的心情和心得。首先,她自嘲說,「拜新冠之賜,許多人終於聽過『流行病學家』了。」現在,她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疫情何時結束?何時才能回到以前那種生活?努佐表示,她也很想讓大家停止憂心新冠疫情,但人們的問題似乎懷抱著一種希望,那就是只要我們跨到另一邊,疫情之前的生活就會等著我們。不過,根據她的觀察,疫情早晚會結束,但不太可能回到二○一九年時的生活,「聽起來有點蒼涼」,但她保證,也不用那麼悲觀。巴爾的摩大火努佐之所以樂觀,是因為她從一九○四年發生於巴爾的摩市的大火事件中看到希望。那場大火,肇始於一棟六層樓建築地下室有支點燃的香菸。火勢一起,半小時內就發展成無法控制的大火。當地消防員一時嚇壞,趕緊從其他地方調度打火弟兄。然而,當他們到達時,卻無法接上消防水帶,原因出在當時的美國接上消防栓的水帶接頭就有六百種。結果,一把火燒掉了一千五百棟建築,摧毀兩千五百家企業。當火終於被撲滅時,延燒到的街區高達八十個以上。幸運的是,只有少數人喪命,因為火警發生在商業區,剛好遇到周末,沒人上班。一九○四年巴爾的摩市火災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城市大火。此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三十億美元,但所付出的代價並不是這場惡火引人注目之處,而是其所引發的後續效應。目睹「星火燎原」的威力後,促使巴爾的摩市和其他城市開始有城市防火意識。根據努佐的觀察,主要有三方面的改變。城市祝融3改變改變1:美國人開始使用數據,以便建築物變得更安全,並改善對失火時的回應。具體而言,美國政府通過建築物安全相關條例,如建築物要依照標準設計和建構,能更防火,保護屋中人的性命安全。因此,他們在房子裡加裝火災警報器,一旦失火,就能馬上偵測到,提醒人們疏散。同時,他們也在打火裝置上全國統一,一旦發生火災,警消不管從哪裡出動,都能接上水帶。改變2:美國從此有了消防安全的文化。他們會定期測試火災警報器和消防栓;在有火災風險時即刻疏散人群;學校開始有防火演練課程的安排等等。改變3:建立防禦系統,在全美各社區成立消防隊,隨時提供救火服務。由於不知何時會失火,消防隊的運作方式是終年無休,處於備戰狀態。而自從有了「數據、演練和防禦」三項改變,美國城市發生大火的情形改善許多,不像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那麼頻繁。努佐首次踏進巴爾的摩市時,正逢該城世紀大火一百周年紀念。她當時已在研究流行病爆發事件,發現美國爆發大流行病的風險極高,因為兩千年之前就陸續出現多個流行病,而其發生機率是一九四○年代的四倍。而過去十七年來,她發現每個流行病爆發時的回應都顯見脆弱的本質,讓努佐和研究團隊很憂心美國不足以應付大流行病。美國疫情失控二○一九年底,努佐聽到新冠疫情時,正跟家人在度假。幾周後,她與研究團隊得知病毒可快速人傳人。身為流行病學家,她知道警報已響起。當時,她的工作重心在國外,協助他國發展工具,以防止新疾病的傳播。而美國政府當局也顯然沒有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人民,抵擋已開展的疫情。二○二○年二月五日,努佐針對美國當時對疫情的應對,到國會作證說,「禁止到中國大陸旅遊並不夠,而是要加強防疫系統。」就其當時所見,美國有太多防疫上的缺失,令人憂心。除了刪減預算,造成二十五萬公衛人員的短缺,醫療院所量能也不足,還有中國大陸疫情爆發,中斷了全球個人防疫配備和藥物的供給。但她發現,當時的領導都沒去留意這些警訊,不僅沒告訴人民要自我保護,還要大家別擔心。前年,努佐服務於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分析新冠關鍵數據,並蒐集全球各國政府相關資訊。她發現,由於各州以不一致的方式收集和報導新冠數據,以致美國對新冠的危機感和哪些人最受威脅,都呈現不一致的樣貌;即便是今天,各州所報導的測試數據、疫苗數據、新冠染疫人口統計數據也都很分歧。努佐表示,疫情期間,數據未建立標準化,猶如國家失火,卻無法將水帶接上消防栓。有備 無患防疫三要如防災流行病學家努佐,深感美國在建立傳染病相關的安全文化上有點雜亂無章。她表示,美國終於有疫苗及救命工具,終止疫情,但很多人都不使用。「如果我們看待疫情,一如失火,就會在疫情期間意識到我們極易遭受病毒感染,而想盡辦法不再讓自己未受任何保護。」而她也相信,一旦人們積極面對防疫一如防災,就會投入「數據、演練和防禦」三方面的行動。積極防疫才有效至於這三項行動,應用在防疫上的實際作法,努佐也做了詳細的說明。◎要發展統一數據如果能發展出一套數據系統,讓人知道何時和哪裡有危險,要怎麼做最好的自我保護,那麼下次再有疫情爆發時,就不會等到人送醫治療了,才去採檢,而是主動出擊尋找感染源,盡早偵測到它們的蹤跡。而發現的每個案例,都會經過調查,以快速得知哪些地方和活動易讓人染疫,而不是消極的告知人民,「這兩年,就盡量待在家中吧。」而所有發展出來的數據系統也都要國家標準化,不同的州相互比較數據時,也才有意義。◎要建立安全常識努佐呼籲,要開始建立防疫的安全文化,讓個人、企業和社區機構有能力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包括可以讓人在家自行採檢,以了解上班或探望家人是否安全。同時,也要教導疫情的威脅、如何自我保護及避免傳給他人,而這些都要在下一波疫情來臨前事先演練。另外,她也建議,將每個流感當作演練機會;對此,她還以台灣在新冠疫情前,每一季流感來臨時的大規模疫苗施打作為範例。切莫重回來時路◎要啟動全面防禦努佐並呼籲,別再只是仰賴隨著每場危機消長的公衛設施,而最好是有一個龐大的公衛專業團隊,可以輪番上場,讓社區居民更健康,也更安全,並隨時回應緊急狀態。另外,如果想要降低結構性的傳染,就要從建築物著手,如更新建築規範和通風系統,以確保這些空間不會導致超級傳播。而經濟上也要落實防禦,制定政策,對因個人或家人生病而必須待在家中隔離的檢疫者,提供財務和社會性的支持,這樣他們就不必在遵守防疫政策和出外賺錢之間做選擇。努佐相信,只要做到防疫三要,就能大大降低下一波疫情的威脅,讓一切都在控制範圍內,而不致如新冠疫情那樣,讓全球有如置身煉獄。她明白,當有人問她疫情何時結束時,他們一定不會想到可能還會有下一波,「他們只想知道在疫情的火焰熄滅前還要屏息多久。」不過,作為流行病學家,她要提醒的是,大火災不會因為一個被撲滅了,就沒有下一個,除非做出重大改變,才能降低失火的頻率和嚴重性,而對付疫情,也是如此。因此,當人們問努佐,何時才能恢復往日情景,她的答案是,希望永遠都不要! 前一篇文章 Herstory79 永遠的黃金女郎:貝蒂‧懷特 下一篇文章 經典人物32 侯賽因 讓傳統音樂 聲名遠播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5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6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7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08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2025.08.1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2025.08.1610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44】政治學家庫克耶:鑑往知來 謹防第三次世界大戰【生活智人143】Kickstarte創辦人斯特里克勒 助創作者無後顧之憂【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 作者其他文章【風雲人物39】奇克、柴克與彼得 樂天反戰敬生命【趨勢人物56】社會企業家 柯汪 致力發展綠氫 力抗氣候變遷【風雲人物38】烏克蘭軍醫塔伊拉 歷劫歸來 控俄行【Herstory83】義大利國寶級女星貝魯奇 歷久彌新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