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79 永遠的黃金女郎:貝蒂‧懷特

楊慧莉 |2022.02.05
2487觀看次
字級
懷特出席2009年電影《愛情限時簽》於洛杉磯的首映會。 圖/123RF
懷特認為,每天都要開懷大笑。圖/Pexels
懷特名留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圖/123RF

文/楊慧莉

史上演藝生涯最長的喜劇演員貝蒂‧懷特,原本要在上個月歡度百歲,卻沒能跨過去年年底的檻,令眾多粉絲不捨。貝蒂在世時,透過詼諧的表演,帶給全球觀眾許多歡樂,包括台灣四到六年級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其鮮活喜樂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並以其處世態度和行動突破種種社會規範……

生命軌跡
歷久彌新 國民甜心


貝蒂‧懷特(Betty White,1922-2021),是美國國寶級喜劇演員。去年十二月,她開心接受美國《時人》雜誌專訪時表示,沒想到自己就快一百歲了。但,更想不到的是,她於去年最後一日安詳辭世,離百年誕辰僅十七天。

為了慶祝這意義非凡的時刻,影視單位先前製播了影片《貝蒂懷特:百歲壽慶》,打算在其生日當天在全美九百家戲院同步上映,以示祝賀。只是這番美意,懷特是看不到了。

儘管壽星缺席,製作人表示,仍如期播映,希望影片能讓所有愛她的人藉由觀賞來為她慶生,也一同重溫她成為國寶級演員的歷程。

中壯年後魅力益顯

懷特的死訊由長期合作的經紀人威傑斯(Jeff Witjas)證實。威傑斯跟《美聯社》說,「我從沒想到她就這樣離開了;對我而言,她是一個很珍貴的朋友,也是我見過最正面的人。」

懷特的演藝生涯肇始於一九三九年首次在電視節目中亮相,於一九四九年正式開啟。一九五二年,她以製作和出演情境喜劇《與伊莉莎白的生活》(Life with Elizabeth)而嶄露頭角,漸漸成為大家所熟知而喜愛的喜劇演員。兩部於中年過後出演的喜劇《一代電視女強人》(Mary Tayler Moore Show, 1973-77)和《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 1985-92),更讓人見識到她的魅力,尤其是《黃金女郎》,在台上映時,所扮演的蘿絲一角,因少根筋而鬧出不少笑話,在台灣四到六年級的觀眾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而這兩部喜劇也被美國編劇公會列為一○一齣最佳電視劇。

88歲再創演藝巔峰

演藝生涯超過一甲子時,懷特不僅未輕言退休,二○一○年再攀事業高峰──除了拍攝跟超級足球盃有關的零嘴廣告、廣獲網友要求她主持《周六夜現場》外,還參演了喜劇《魅力克利夫蘭》(Hot In Cleveland, 2010-15),並因此被《美聯社》選為年度藝人。

七、八十年的演藝生涯裡,懷特拿下了無數獎項,包括五座「黃金時段艾美獎」、兩座「日間時段艾美獎」,其中一座還是終身成就獎。不過,比起有形的獎項,她的最大成就來自她的文化影響力。

或許是人格特質使然,懷特經常接演的角色多屬溫柔甜美帶點神經質,對許多事的反應有些無厘頭得讓人發噱。只要打開電視看到她,美國觀眾就覺得親切而放鬆,像個鄰家傻大姐,也像自己的母親。

最難得的是,懷特一直都活在螢光幕前,不像許多藝人,就算很大咖,也漸漸在演藝圈快速翻新的洪流裡消失,讓人時不時想起時就會說:「那個誰誰誰現在在哪?」更了不起的是,她始終備受歡迎,擁有多個世代的粉絲群,從X世代到Z世代。

樂天知命永不顯老

有人說,懷特受歡迎的祕密在於她的樣貌和整個人散發出的光彩。首先,她有張心形的臉蛋、兩頰有酒窩,以及因發現了什麼而發光的眼睛。再來是,她溫暖而歡快的嗓音,像是隨時要跟人問好道早。事實也是如此!

過去一百年來,世界紛紛擾擾,仇恨、戰事從未停息過。懷特活在其中,卻始終樂觀以對。不屈不撓的精神讓她挺過喪夫之痛,當時她尚未接演《黃金女郎》,因為她自忖「總不能哀悼一輩子,既然對誰都沒好處,就讓逝者永留心中吧!重新尋找美好時光,並對過去的人生心存感恩」。

除了樂天知命,懷特也很有幽默感,且不怕自我解嘲。二○一八年,當時已九十六歲的她在上台接受艾美獎終身成就獎時說,「真不可思議,我還在操持舊業,而你們還繼續忍受我。」

二○一三年,《紐約時報》評論懷特時表示,「年邁從未讓她處於劣勢,反而給了她嶄新的機會。」《生活》雜誌作者傑洛米(Richard Jerome)則在懷特仙逝後發表評論:「她始終處於盛年……有如法國人的花園景致,永遠保鮮且容光煥發,不顯老。」

不管如何,懷特已是美國文化的重要標記,國民心目中的「甜心」。



活出經典
顛覆傳統 超越框架


生前除了受人愛戴,懷特也是動物的守護者。而今,雖已離世,卻成了動物們的守護天使。上個月,有粉絲在網路發起「貝蒂懷特挑戰」(#BettyWhiteChallenge)的活動,號召在她百歲冥誕當天每人捐款五美元給收容所、動物園等動保機構,以這種別具意義的方式為懷特慶生,讓她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果,響應熱烈,全美有許多動保團體受惠。

除了造福動物,懷特在世時就以行動,至少在兩方面發揮文化影響力,且因無懼於社會規範,而走出自己的人生。

保守年代的新女性

首先,她重新定義成功。

處於上個世紀保守的五○年代,懷特沒有遵守當時的主流價值,即成功的女性即便有工作也該以家庭為重。她以工作為優先,曾於受訪時表示,看過太多職業婦女婚姻失敗,女性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很不容易。

為了專注於自己所愛的演藝工作,懷特只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同時也意識到性別權差異,「男人可以花大半時間衝刺於工作,怎麼女性就不行?」

一九六三年,懷特覓得良人,嫁給電視名人魯登( Allen Ludden),並同時成為三名青春期孩子的繼母。儘管懷特珍惜自己的新角色,但她不打算自己生孩子,這違反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即女性該有自己的婚生子女。

二○一二年,懷特在受訪時表示,她從不後悔自己沒有生育,「我有強迫症,如果懷孕生子,那會成為我的焦點」。因此,她沒生孩子,完全是出於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無法兩樣都兼顧。

藉由另類選擇,懷特協助樹立了一種新典範,讓社會慢慢接受女性不一定得結婚生子、擁有自己的家庭,才能被視為成功,而未成家的女性也能擁有成功而圓滿的人生。

打破美國文化禁忌

飾演《黃金女郎》中蘿絲一角時,懷特與另外三位女星扮演某個年齡層的女子,有些年紀,但風韻猶存。這個影集在一九九二年結束,懷特當時七十,往後生涯仍蓬勃發展,但所飾演的角色已被觀眾界定為「老」。

美國文化,一般而言,其實並不愛看到老年人出現在螢光幕前,但懷特卻打破了這樣的禁忌,過去三十年不斷出現在鏡頭前,電視、電影都可看到她的身影。二○一一年,懷特出席美國退休協會的活動,敦促那些怕老的人要克服這種心理。而她也不斷活到老學到老,持續表演,克服無法避免的老化現實。她說,「別老想青春永駐,就放寬心,對事情保持高度興趣吧!有許多事我可能還活得不夠久去一一發覺,但我對它們都很好奇。」

在一個對老年誤解和貶損的社會,懷特逆勢而行,展現毅力,在九十多歲時仍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鼓舞人不要受限於年齡,在有生之年暢快過活。

六則人生快活金律

對於自己的長壽,懷特歸功於身體健康、運氣好和熱愛工作。不過,她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正向的人生態度,讓她得以歡度一生,功亦不可沒。

博恩斯坦(Paula Bernstein)在其新書《如何成為黃金女:我們從貝蒂懷特身上學到的功課》( How to Be Golden: Lessons We Can Learn From Betty White),描述諸多懷特激勵、啟發人心的事例。其中有個故事,展現懷特堅持到底的精神。

據說,懷特年輕時就夢想成為電影明星,但去試鏡時卻因長得不夠「正」而遭滑鐵盧。但她沒放棄,先朝廣播發展,最後再返回演藝之路挺進,最後不僅進了電視台,也拿到了電影角色。

邁入九十七歲時,懷特不僅耳聰目明,還以過來人之姿,提供至少六則活出更好人生的寶貴建言,值得聆聽:

1.態度決定一切

懷特說,「重要的是你對人生的態度。只要別把自己看得太嚴重,就會很快發現幽默隨處可見。」

2.別再理所當然

懷特發現很多人都愛抱怨,卻不去看重自己的本質。她表示,「當我們花太多時間談論負面的東西,就忘了生命中發生的正面事情,也因而無法接受更多的好事,像愛和成功。」

3.負能量侵蝕人

懷特相信我們每天都該選擇喜樂過活,她說,「憤怒會掏空每個人的心。」

4.沒熱情找熱情

懷特小時候曾夢想當動物園管理員,儘管後來沒當成,但她表演之餘一有空就去洛杉磯動物園當義工,曾說,「我當演員,就是為了支付我的動物事業。」她建議找嗜好要從熱情所在處下手,且最好不要超過兩項。

5.明白女人價值

懷特說,「不管你是女人,還是愛女人,都要記得她不只是血肉之軀。她喜歡你讚賞她的外貌,但會更感動於你讚賞她的內在人格特質。」

6.莫忘開懷大笑

懷特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讓開懷大笑成為每天的重頭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