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天氣冷颼颼,又是輪狀病毒的好發季節,根據調查,九成家長對輪狀病毒認知不足,醫師指出,輪狀病毒是造成幼兒腹瀉的主因,傳染力強,一歲以下幼兒約五成、五歲以下百分之百曾感染,家長須提高警覺。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陳國東指出,台灣每年約十六到五十四萬人因輪狀病毒就診,五歲以下因急性腸胃炎住院的病例中,有四成五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造成,且台灣二歲以下嬰幼兒,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急性腸胃炎而住院者,高達一萬人次。
根據一份針對全省五百多位家中有五歲以下小孩父母所做的調查,發現六成五家長不知道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腹瀉的主因,誤以為腹瀉是腸病毒引起。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腸病毒不會腹瀉,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毒,嚴重腹瀉可能造成脫水、休克,因此感染輪狀病毒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發生。
另外,近六成家長認為衛生習慣改善可以預防輪狀病毒,醫師則指出,其實勤洗手、改善衛生環境無法有效避免輪狀病毒,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疫苗接種,不過目前口服疫苗需自費約五千元,醫師建議可以納入公費疫苗。
醫師說,輪狀病毒目前無藥可醫,建議經濟狀況許可的家長接種疫苗,目前國內有兩種輪狀病毒疫苗,預防效果可達九成五。醫師也提醒,台灣一年四季皆有輪狀病毒感染案例,農曆年前後、約十一到三月是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