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66 社會心理學家 巴爾塞蒂斯:改變視角 成功在望 楊慧莉 |2022.01.29 語音朗讀 31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當人們聚焦於終點線,就會離目標近一點,而周圍就會糊成一片。 圖/Pexels同樣的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半杯「滿」,但有人卻看到半杯「空」。 圖/Pexels放大視野,省視眼前的目標,說不定會因此看到一條先前沒發現的新道路。圖/Pexels節食者會把水果留在廚房流理台、薯片藏在關緊的櫥櫃門後,讓自己可以更輕易取得較健康的點心。圖/Pexels換個視角看世界,就會境隨心轉。圖/Pexels 文/楊慧莉有時,是否感到窒礙難行,舉步維艱?其實大可不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巴爾塞蒂斯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每個人對世界的感知是如此南轅北轍,但只要稍加調整,就能讓人離各種目標近一點……專業發現 減肥其實並不難艾蜜莉‧巴爾塞蒂斯(Emily Balcetis)是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有七八十篇科學性文章刊登,其研究報導常見於《美國科學人》、《時代》、《大都會》等雜誌。巴爾塞蒂斯以研究人們對世界的感知見長。她在視感科學、認知研究和動機心理學的深入研究和領先發現,讓世人了解成功人士是如何透過他們的感官習性和實作樹立並達成目標。為何看山不是山眾所皆知,眼睛是靈魂之窗,在巴爾塞蒂斯的研究裡,視覺主宰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因為「我們不斷的檢視生活周遭、快速鑑別所看見的東西,同時理出頭緒」,不過眼睛所見可能只是部分,最後經過我們的腦內認知,翻轉出各種不同的現實;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透過「心靈之眼」看見這個世界,視覺是主觀的,世界也就因個人主觀的位置而幻化出不同的樣貌。為了印證其所言,巴爾塞蒂斯舉了幾個例子:節食者看到的蘋果會比沒在算卡路里的人要大;政治信仰也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他人,包括對政治人物的印象。二○○八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第一次競選。巴爾塞蒂與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證實選民以「貌」取人。選前,他們給選民看歐巴馬的照片,結果有人據此決定要不要支持歐巴馬,而支持與否的差別只在於他們看到不同「樣貌」的歐巴馬,因研究團隊在歐巴馬的膚色上做了明暗不一的調整。顯然,每個人對所看到的東西觀感不同。怎麼會這樣?巴爾塞蒂斯表示,原因很多,但有個原因是跟我們的視覺有關;簡而言之,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下能聚焦的訊息量其實很少,只有焦點清楚,周遭很模糊,但為了理出頭緒,不清楚之處就靠我們的心智去補足,結果感官知覺就成了一種很主觀的經驗,而這也就是我們為何會用「心眼」看東西的原因。而看山不是山的最好例子大概就是,同樣的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半杯「滿」,但有人卻看到半杯「空」。影響感知的原因當每個人所思所感是如此不同,會怎樣呢?有關係嗎?為了了解此問題,巴爾塞蒂斯和研究團隊決定從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議題切入:健康和維持身材問題。根據她的觀察,全球人都在用各種方法努力控制體重,尤愛立下新年過後就要開始好好運動的計畫,不過絕大多數美國人在二月情人節之前就破功了,儘管先前信心滿滿,覺得當年就可以回到理想體重了。為何會這樣?巴爾塞蒂斯表示,當然,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有個原因,那就是我們的心眼背叛了我們,讓運動看起來比實際狀況還困難。為了進一步測試和解答這些問題,她與團隊量取受試者的身形資料。他們以腰圍和臀圍的比例高低來界定體態優劣;腰臀比高代表體態較差,反之則較優。接著,他們要受試者進行一個提重物到達終點線的比賽。賽前,要他們評估到終點的距離。研究團隊的假設是,身形會影響一個人對距離的感知。結果,體態較差比起體態好的人,確實感受到更「長」的距離。確認身形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後,研究團隊又針對動機和目標進行測試。結果,他們發現,只要想運動的動機強、或是把完賽當成強烈的目標,就算體態差,所看到的距離就會跟體態好的人差不多。鎖定獎賞的策略因此,身形體態可改變終點線的距離,但決定和相信他們可以達標的人會把運動健身看得更容易些。這樣的結論,讓巴爾塞蒂斯的團隊想著,是否可使用一些策略協助人們改變他們對距離的感知,讓運動看起來容易一點?於是,巴爾塞蒂斯團隊轉向視覺科學,得到了一個稱為「鎖定獎賞」的策略。她表示,這可不是激勵人心的口號,而是要人們聚焦於終點線,想像那裡閃閃發光,而周圍都糊成一片、難以辨識。他們把這樣的策略用在兩組受試者身上;要求實驗組只聚焦於終點線,對照組除了留意終點線,也可瀏覽周遭景物。結果,緊盯獎賞的實驗組看到的終點線較近,距離比對照組少了三成。巴爾塞蒂斯團隊對結果很滿意,因為這代表其策略有助運動看起來比較容易。但問題是這樣真的會讓運動的效果更好、改善運動的品質嗎?接下來,他們讓受試者扛重物快速跑向終點,方法是在他們的腳踝綁上相當於其體重百分之十五的重物,這樣才能測試運動效果。結果,鎖定獎賞的受試者比左顧右盼的受試者少花百分之十七的力氣,而且速度上快了二十三秒。顯然,只要鎖定獎賞,即便腳上綁重物要更費力,仍可以讓運動看起來和感覺起來容易些,因為他們跑得更快了。速度快,當然不是巴爾塞蒂斯團隊的實驗重點,而是他們證實了鎖定獎賞可以成為一種促成健康生活型態的有效策略。心想事成 4方法邁向目標巴爾塞蒂斯團隊的科學實驗,演繹了我們是如何「觀看」這個世界。她表示,儘管有時跟現實有些落差,但只要我們對此有所認知,就可以教導自己以不同視角觀看世界。而作為社會心理學家,她會給予建言,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工具,協助人們於追求目標時克服所遇到的挑戰。由於專長在視覺感知能力的研究,巴爾塞蒂斯特別提供四個「看得見」的步驟方法,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事例作為佐證,助人更快達成目標,建構自己的理想人生。方法1:建構有利於激發正確選擇的環境巴爾塞蒂斯的兒子四個月大時,她決定學打鼓。她想,只要表演一首曲子就好。由於當時住在一房公寓,想達成這個目標,是有一些挑戰的。但這個目標對她很重要,因為她覺得即便是新手媽媽也該有自己的時間。為了養成練習打鼓的習慣,她需要建構一個有利的視覺環境。於是,她把家中的一組鼓樂器擺在進門顯眼處,提醒自己該練習。這種視覺性的提醒,很難視而不見。同樣的,節食者會把水果留在廚房流理台、薯片藏在關緊的櫥櫃門後,讓自己可以更輕易取得較健康的點心。巴爾塞蒂斯表示,把東西放在視線之外跟留在視線之內一樣重要;比方說,有國家和城市訂出香菸擺放不能顯眼的律法後,那些地方的香菸購買率瞬間滑落,看不到,就離口;看到就會促發動作。「記住,我們可以刻意選擇視線內的東西,做出有利於我們的更好選擇。」方法2:需要一點推力達標時就拉近視野當目標看似遙遠,會讓人感到沮喪,但聚焦於終點線就能協助克服距離所帶來的挑戰。有一個學期,巴爾塞蒂斯的課堂上有六十名學生。她問這些二十來歲的學生是否已在儲存退休金了。儘管他們都認同要早點積存退休金,但六十名學生卻有五十五名說「還沒有」,原因是他們覺得「退休還早咧」。為了將他們現階段的財務決定與未來經驗連結,巴爾塞蒂斯拍下他們每個人的照片,然後把他們的影像與受人尊敬的前輩照片合成,如作家馬雅‧安傑洛(Maya Angelou)和演員貝蒂‧懷特(Betty White),讓他們看到自己四十五歲時的模樣。學生看到自己未來的樣貌,都嚇一跳;不只如此,二十歲的想法隨即轉變,都覺得離未來退休年齡比較近了,於是開始做出有利退休、未雨綢繆的選擇,且對於早點存退休金的意願更強了。因此,不管夢想看似多遙遠,只要拉近距離,就能助你即刻做出有利實現夢想的決定。方法3:適時放大視野以利於找尋新出路人生路上,大家都害怕失敗,於是會執著於一個並非最有利於自己的人生目標上。巴爾塞蒂斯建議,這時不如退後一步,放大視野,省視眼前的目標,說不定會因此看到一條先前沒發現的新道路,而這也意味著該放棄此時所陷入的道路了。她舉華裔設計師王薇薇為例。大家都知道王薇薇的時尚王國,但在此之前她卻是一位溜冰選手。當溜冰路上的競爭優勢趨於平穩後,她退後一步,從更大的視野觀看自己的人生,明白自己該重新布局了。放棄,有時,才能讓人看到前方更好的路。巴爾塞蒂斯表示,有研究顯示,那些遲遲無法達標卻無法脫身的人,都置身於一種慢性壓力的險境中。相較之下,適時跳脫之人就安全多了。而找到一條新的人生路徑,往往進步得更快、更多。方法4:將生命進展具象化以提升責任感成功的人,通常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覺知。不過,人很容易合理化自己一些不恰當的選擇,讓自己活得糊里糊塗。比方說,隨意亂花錢,然後自我安慰說,偶一為之,下不為例,但一定會有下一次。但如果要杜絕這種無明,其實也不難,「只要具象化自己的生命進展,就能對自己更負責任」。巴爾塞蒂斯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一度,她用手機app追蹤自己「無意識」的購物行為,為期兩周。結果,她發現自己在這段時間不假思索的多花了新台幣兩千一百元。這些花費都是用在買零嘴上。事後反省,她表示,寧可用這筆額外開銷支付保母鐘點費,讓自己喘口氣絕對勝過多喝杯咖啡和吃些糕點。換個角度 境隨心轉人的一生中,會在各個階段立下目標,特別是在新春之際安排規畫未來一年想做的事、想完成的夢想。因此,想更快達標,不妨參考巴爾塞蒂斯以上提供的四方法。當然,實現過程中,未必一帆風順,而人生本來就是起起伏伏,好壞運參半。巴爾塞蒂斯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心眼在看世界,就算有時候看起來很糟,也不必一直陷在裡頭,因為現實未必真如我們所見,「我們可以教自己換個視角,讓世界看起來更友善,境隨心轉,或許整個世界就真的變友善了。」 前一篇文章 趨勢人物46 建築師 查克拉巴蒂 預見城市和住宅永續的樣貌 下一篇文章 Herstory79 永遠的黃金女郎:貝蒂‧懷特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5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6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7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2025.08.1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10台灣醫療外交 傳承愛與責任2025.08.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44】政治學家庫克耶:鑑往知來 謹防第三次世界大戰【生活智人143】Kickstarte創辦人斯特里克勒 助創作者無後顧之憂【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生活智人141】數位鑑識專家法里德 教你如何分辨照片真偽 作者其他文章【風雲人物39】奇克、柴克與彼得 樂天反戰敬生命【趨勢人物56】社會企業家 柯汪 致力發展綠氫 力抗氣候變遷【風雲人物38】烏克蘭軍醫塔伊拉 歷劫歸來 控俄行【Herstory83】義大利國寶級女星貝魯奇 歷久彌新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