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該做SPA了
迷思一:家父十分熱中選舉,最近更因立委選情緊繃,出現了失聲、頭痛、緊張、胸悶、心悸、腸胃不適、呼吸不順、失眠等症狀,請問這需要去看醫生嗎?
藥學博士吳宗修解答:身心出現上述症狀,通稱為「選舉症候群」,並不是真的生病了。因此建議除了「喉嚨也該做做SPA了」,最好搭配藥膳、食療概念,並配合適當的休息,才是最佳改善之道。
所採用的藥膳方子,可以傳統的「生脈散」藥方,調配成口味更佳,且更適合一般民眾體質的「生脈飲」以補肺氣虛損,此外,若非得要持續大聲吼叫的話,建議在喊完後可以以舌頂上顎方式,使口水大量分泌,保持喉嚨清潤。
若因過度喊叫而導致肺陰氣虛,補肺陰藥材可選用麥門冬、沙參、百合;補氣虛的有:人參、洋蔘、黃耆,若體質屬血壓偏高或平時易緊張者,宜將人參改成黨參或參鬚,最後再加上具有酸澀收斂藥性的五味子。
生脈飲:黨參3錢、麥門冬3錢以、五味子1錢,以500㏄ 冷水煮沸約10至 15分鐘,藥渣可再加500㏄ 冷水再煮第二次,將二次湯汁混合再均分成二碗,早、晚空腹飲用。
皮膚乾癢切勿泡湯
迷思二:今年入冬後,我的皮膚開始不安分,小腿、腰際、手肘彎,每每洗完澡後就開始發癢。更慘的是,上床蓋上棉被後,這些地方更是癢到極點,讓我輾轉難眠。我聽說泡溫泉可以治皮膚病,請問我可以泡湯嗎?
台大皮膚科主治醫師陳衍良解答:泡湯不能治療所有皮膚病,千萬別以訛傳訛!嚴格說起來,泡湯真正能夠治療的皮膚病,只有疥瘡比較有醫學根據,至於其他皮膚病,可能會愈泡情況愈糟。
你的皮膚是冬季濕疹,又稱「缺脂性濕疹」,雖不一定到了冬天才會發生,但只要環境中的濕度、溫度急速下降,皮膚水分喪失,油脂分泌不足,就有可能發生。像是初冬到美加等地的國人,在乾冷的環境中,還沖熱水澡,加上暖氣一吹, 乾燥的皮膚馬上奇癢無比,隨便抓兩下,濕疹就出來了。
在台灣,因為濕度不會太低,最容易得冬季濕疹的通常是兩種人:一種是老年人;另一種是有異位性體質的人。
預防冬季濕疹的秘訣無他,說穿了,就是要想辦法避免皮膚乾燥。所以洗澡少用熱水(愈熱愈去油)、肥皂也要少用或不用(因為肥皂會除去油脂)、早晚及剛洗完澡時擦適量的乳液或凡士林(保濕)、避免直接穿著毛料或太緊的衣褲(減少摩擦)。
假如已經有冬季濕疹,快求助於皮膚專科醫師,接受正確的治療,是避免惡性循環的不二法門。
老長針眼怎麼辦?
迷思三:不知是因為常戴隱形眼鏡之故,或是因為常化濃妝之故,我時常長針眼,請問如何才能避免長針眼?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施永豐解答:一般通稱的針眼是指麥粒腫。眼睛的眼瞼有數十條眼瞼腺,當眼瞼腺分泌和排泄正常時,細菌不易在腺體內繁殖發炎,而當眼瞼腺阻塞,加上細菌感染,就會化膿,眼睛會腫起來,就是所謂的針眼。
眼瞼腺阻塞和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像常熬夜,喜歡吃甜食、巧克力、油炸食物的人,便容易長針眼。
不過,有些人皮膚較油,本身又常補妝或戴隱形眼鏡,眼睛常覺得刺刺的、不舒服,以為是長針眼,其實,多數是得了眼瞼炎或眼瞼結膜炎。
此外,淚水的構造包括水、眼液、油質。油性膚質的人,油脂旺盛,水的百分比相對較少,所以油性皮膚的人,眼睛相對較乾。若眼睛較會流淚或突然刺痛,這是眼瞼炎或眼瞼結膜炎的徵兆。建議常化妝、戴隱形眼鏡的人,可多補充人工淚液。有些人眼睫毛根部會出現一顆黃黃的東西,那是油脂塞住,用棉花棒清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