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沖泡方法也會影響咖啡的抗氧化效果,相較於深焙咖啡,淺焙咖啡擁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對健康更具益處。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咖啡成癮已不是新鮮事,乳癌治療權威、台大醫學院外科部名譽教授及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提醒,早上10點和下午3點,是飲用咖啡最佳時段,每天至多喝3杯;尤其咖啡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有正面影響,化療期間也可飲用,不會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
張金堅指出,近10年來研究顯示,咖啡的益處多於壞處,飲用適量的咖啡,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有正面影響。尤其許多癌症患者,擔心罹癌後是否不能飲用咖啡?他表示,乳癌患者治療後可以適量喝咖啡,特別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人,不會增加復發的風險;尤其咖啡對大腸癌、肝癌等癌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在化療期間也可適度飲用咖啡。
「過去我從不喝咖啡,學生時代喝過一次,不僅胸悶還肚痛,後來只喝茶和白開水。沒想到退休後,因經常搭高鐵,在高鐵上聞到那股咖啡的濃醇香,喝下竟感覺神清氣爽,就這樣一試成主顧。」張金堅豪爽地說道,強調退而不休,生活依舊十分忙碌。
自從愛上咖啡後,他不僅品嘗咖啡,還深入研究咖啡的成分和其對健康的影響,發現咖啡中有超過1000種成分,其中咖啡因僅占1.5%,更含有綠原酸、咖啡酸和奎寧酸等酚酸類成分,是人類攝取抗氧化物的最大來源;抗氧化物還能中和自由基,減少其對細胞的損害,有助於降低慢性病與罹患癌症的風險。
近年來的研究更顯示,咖啡中的多酚和益生原,能促進腸道好菌的生長,對乳酸桿菌的生長效果更好,這些好菌的增長,有助於腸道健康,甚至與增強免疫系統有關。
咖啡因不過量 提神有助健康
張金堅指出,咖啡的多種風味及種類,讓人們能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不同的沖煮方式與口感。不論是濃郁的義式濃縮、香甜的卡布奇諾,還是清淡的美式咖啡,都各有其獨特風味,且不同的沖泡方法也會影響咖啡的抗氧化效果。
他舉例,相較於深焙咖啡,淺焙咖啡擁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對健康更具益處。因此,懂得選擇適合自己體質與需求的咖啡種類,不僅能享受美味,還能對健康有所幫助。
大家最擔心的「咖啡因」是否會攝取過量?張金堅建議,每天喝2至3杯咖啡最適宜,攝取量不要超過400毫克,這樣既能享受咖啡提神效果,又不會對健康造成負擔。
12歲以下兒童 不能喝咖啡
尤其可以盡量在早上10點及下午3點時飲用咖啡,適量的咖啡能夠提振精神,但要避免在晚上或臨睡前喝咖啡,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失眠。另外,他提醒,咖啡雖然有很多健康益處,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適量且適時飲用才是關鍵。
張金堅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若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導致心悸或血壓升高,另外,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腸道蠕動,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或者是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也應注意,避免加重症狀。孕婦應控制咖啡攝取量;12歲以下兒童因生長發育尚未完全,不建議飲用咖啡;失眠症患者則應避免在下午或晚上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