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大選過後,無論是勝是負,有關人等,諒必是精疲力竭。
不由得想起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人生如夢,經過這次考驗,是夢是覺,又是未知之數。
六趣就是六道輪迴,其中包括善三道:天、人、阿修羅;惡三道:地獄、餓鬼、畜生。大千就是佛門說的大千世界。
如仍留戀夢裡,切莫追求自私自利,要念念為眾生。如及時覺悟,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佛家認為,緣起性空是不變的真理,任何事、物、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成,不是單一的,是多變的,是不能主宰的,緣生則聚,緣滅則散,所以說無常、無我。
佛家常說的「空」,不是空空如也,而是騰出更大的空間,以期包容得更多。
永嘉大師,因他是溫州永嘉縣人,而被人尊稱的名號。四歲時,就由家長送至廟中出家,廟方對這位小沙彌呵護有加,給他起了法名玄覺,專人教他認字讀書,繼而鑽研經典,茁壯成長,脫穎而出。
他聽說曹谿命脈—南華寺的六祖大師,是以心印心、耳提面命、口授心會,傳承下來的衣缽心法,於是不遠千里前去,以求印證自己的見地。
他到達南華寺的時候,六祖大師正在上堂說法。永嘉大師穿袍搭衣,拿著錫杖,向法座右繞三匝,然後停在六祖大師的前面,振威一喝,大吼一聲,也不叩頭頂禮。
六祖大師對他說:「出家人叫沙門,沙門必須有禮貌,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你為甚麼到這裡來?粗裏粗氣,一點禮貌都沒有?」
永嘉大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意思是說,用功要緊,哪有時間行禮呢?
六祖大師就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說你為甚麼不去明白無常迅速的道理呢?
永嘉大師說:「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研究也沒有一個生死,明白也沒有一個快慢,沒有一個無常。
六祖大師說:「你既然說體即無生,了本無速,誰當分別?」誰有這個意思來分別呢?
永嘉大師說:「分別也非意。」分別也沒有一個心念在。
六祖大師就給他印證說:「如是!如是!」
永嘉大師聽到已給他印證,於是頂禮謝法,就要告假走了。
只說了幾句話就要走,六祖大師說:「你為甚麼這麼快就要走
?」
永嘉大師答:「本自非動,豈有速耶?」本來就沒有來,沒有去,有甚麼快慢的?
六祖大師說:「你真的得到無生的意了。」
永嘉大師說:「無生豈有意耶?」意思是說無生怎麼還有個意呢?
六祖大師說:「沒有意,誰當分別呢?」
永嘉大師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大師說:「你是可以了,但是不要走。」
永嘉大師真正明白六祖大師給他印證,乃在南華寺住了一宿,一般人稱這個經過為「一宿覺」,住一宿就開悟了。
這是永嘉大師去見六祖,六祖為他印證的一個公案。
(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