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所有東西,不管是星系、黑洞、恆星、行星、彗星、流星、塵埃、動物、植物、人類、原子、粒子、光……等,全部加起來就是宇宙。
換句話說,宇宙就是存在的一切,包括時空、質量與能量。圖/愛德華‧阿爾塔里巴
文/沙達德‧凱德
我們知道的所有東西,不管是星系、黑洞、恆星、行星、彗星、流星、塵埃、動物、植物、人類、原子、粒子、光……等,全部加起來就是宇宙。
換句話說,宇宙就是存在的一切,包括時空、質量與能量。
可是……為什麼一定要有東西存在呢?!空空的什麼也沒有,難道不行嗎?
為了要解開這個謎團,讓我們從宇宙的出生到死亡,試圖找出答案。由於重力決定了宇宙的結構,不如就讓我們從重力是什麼開始吧。
質量愈大 重量愈強
你一定聽過重力,它讓你穩穩地站在地上,不過那也表示你跌倒時會撞到「地上」。
只要有質量,兩個物體之間就會有重力作用。
假如把兩個太空人分開一段距離,放開彼此後,他們就會互相吸引靠近,而且速度愈來愈快,直到兩個人碰在一起。
重力永遠是吸引力,絕不會有排斥的情形,換句話說,反重力不可能存在。所以別妄想哪天你會有個反重力滑板,讓你靠重力騰空飛行。
4大基本力 重力最弱
1.重力:重力無所不在,只要有質量就有重力。我們即將介紹的行星、恆星、黑洞以及星系,都是拜重力所賜才得以存在。
2.電磁力:跟電與磁現象有關的作用力。
3.弱作用力:存在於某些放射性衰變過程中,例如:貝他衰變。
4.強作用力:把原子核中的中子、質子綁在一起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