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場婚禮,看到草坪上大大的一個「LOVE」懸掛在綠色的藤架上,周圍牽著一顆顆柔和的燈泡,每張桌上都有一盒綻放的玫瑰,搭配白色桌椅,十分詩情畫意。圖/Pixabay
文/林燕卿
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場婚禮,看到草坪上大大的一個「LOVE」懸掛在綠色的藤架上,周圍牽著一顆顆柔和的燈泡,每張桌上都有一盒綻放的玫瑰,搭配白色桌椅,十分詩情畫意。
接著新人出場,在眾人面前宣讀親自執筆的結婚誓詞,其中充滿著愛與承諾,也道盡了結為夫妻的幸福,台下的親朋好友無不感同身受,與新郎新娘一同默默拭淚;雖然落淚的理由不盡相同,有人可能是想起了自己不堪的過去,有人則希望自己一定要像這對新人一樣幸福。
我在台下想著,這些誓言說「不論貧窮、生病、年老,都不會離去」,雙方都非常肯定地回答「Yes」,但真能做到嗎?如果換一個說法「我會盡力試著做到」,新人的反應又會是什麼?
事實上,我們會看到在婚姻的過程裡,在浪漫過後,權力的競爭是很常見的。過往伴侶的一些小怪癖,以前覺得可愛,現在覺得惱人;奇大無比的笑聲,以前覺得新奇有趣,現在卻令你神經衰弱且討厭,希望對方典雅一些,甚至開始一連串改造對方的計畫。但是改變一個人不如想像中容易,於是大吵大鬧、避不見面或是冷嘲熱諷,用盡各種方法想要制服對方。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開或減少這種「戰爭」呢?
有位女性分享了她的故事。
她說,「我是個很注重生日的人,因此,先生、孩子的生日,我都謹記在心,烤蛋糕、送禮物樣樣不缺,自然也期待先生能如此對待我。可是問題來了,先生太忙了,總不記得我生日。第一次,我在一個月前提醒他我的生日快到了,結果他還是忘了;第二次分別在一星期及前三天提醒,但他依然忘了。當下我感到非常頹喪、挫折,為了避免因為這點小事破壞了彼此的關係,我選擇自己過第二次生日。」
「第三次,我已經不再有所期待,而是問自己: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己開心過生日,而不是只是痴痴等待?生日當天,我買了自己喜歡的金飾及蛋糕,請孩子和我一起唱生日快樂歌,並在當下打電話告訴先生:『今天是我的生日,祝我生日快樂!還有,我買了一條金項鍊當作你送我的生日禮物,費用當然是由你支付。明年禮物的金額會再加碼,謝謝你!』當下他滿是歉意地祝我生日快樂,之後那些年,他都不曾再忘記我的生日了。」
在大部分的婚姻裡,多數人都是心存善意的。除了少數心理生病的人,其實沒有人會存心要用損人的話和他人發生爭吵,也沒有人是故意挑人毛病、牢騷滿腹,只為了激怒他人;往往都是出於善意的行為,最後卻導致不愉快的爭吵。
例如上面的故事,若換一個人,就不一定是這種結局了。第一次忘記還可能原諒,第二次一定會忍不住埋怨或口出惡言,像是「這麼重要的日子,你為什麼就是記不住」,而做先生的本想道歉,但面對這樣興師問罪的態度,可能也會惱羞成怒地反擊:「就忘了嘛!不然你想怎樣?」
溝通時包括了「表達者」和「接收者」,而對夫妻來說,最重要的是,將情緒用愛的語言恰當地表達出來,讓對方覺知話裡有愛,改變表達方式,把干擾愛的其他因素去掉。
例如太太可以告知先生:「今天是我生日,我想和你一起過,好可惜錯過了。我們一起想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你記得我的生日。」沒有責備、埋怨,相信先生會以更誠摯的心避免再錯過太太的生日。當然,上面的故事也是用智慧開啟溝通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