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藝術大師】 呂俊杰 守正 但是不能守舊 文/記者盧羽晨、高萌 |2021.12.26 語音朗讀 15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中)與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右一)為呂俊杰頒發顧拜旦金質獎章和證書。圖/新華社 二○○八年,呂俊杰參加「迎奧運杯」香港國際武術節並奪得金牌。圖/新華社 冬奧系列作品《冰壺》。圖/新華社 呂俊杰的「中華」系列作品《憶江南》四件套。圖/新華社 冬奧系列作品《國傲》。圖/新華社 呂俊杰的父親呂堯臣是中國大陸著名紫砂陶藝大家。小時候一放學,呂俊杰就喜歡去紫砂廠看父親做壺。因為深知老一輩紫砂人的辛苦,母親起初並不同意他子從父業。最終在家庭會議上,當時十六歲的呂俊杰選擇堅持自己的興趣,並在隨後順利考入紫砂廠。圖/新華社 文/記者盧羽晨、高萌 呂俊杰的父親呂堯臣是中國大陸著名紫砂陶藝大家。小時候一放學,呂俊杰就喜歡去紫砂廠看父親做壺。因為深知老一輩紫砂人的辛苦,母親起初並不同意他子從父業。最終在家庭會議上,當時十六歲的呂俊杰選擇堅持自己的興趣,並在隨後順利考入紫砂廠。三年學徒生涯轉瞬即逝,結果班裡所有男生都改行了,只剩經常考第一的呂俊杰還守在泥凳前。對於呂俊杰,父親期望頗高;對於超越父輩,呂俊杰也較著勁。「十年前出去,別人總介紹我是『呂堯臣大師的兒子』。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但我也有我的想法……就好像一直在大樹底下,我也很難受。那麼我就想,總有一天誰必須要提我才能提起他,我對自己有這個自信。」這份自信源於「功在壺外」這四個字。在父親的指引下,為了加強理論學習,呂俊杰先去了中央工藝美院學造型,後又到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學雕塑;不僅從傳統中華書畫創作中汲取養分,甚至將武術的剛柔與造型也融入了壺裡。紫砂藝術歷史綿長,珠玉在前,創新不易。呂堯臣獨創「呂氏絞泥」,開拓紫砂裝飾新技法。到了呂俊杰這代,父子都認為在實踐和理論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其他門類的藝術,觸類旁通地融到作品裡,才能使其豐滿有立體感,才能感染打動觀者——只有這樣的作品才算成功。「紫砂壺也要有構圖,也要有章法。要做到簡約而不簡單,這是比較難的。要守正,但是不能守舊。」素面素心簡約不簡單名師之壺,恰如筆墨丹青,載事寄情。「紫砂不能是簡單的一把壺,它要由器具上升到道。」呂俊杰說。紫砂壺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器皿,也是為數不多可以日日上手把玩的中國傳統藝術。既接地氣,也與傳統茶藝密不可分。「一般留下來的藝術,它一定要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種非遺文化才能源遠流長。」呂俊杰認為,紫砂壺流傳至今,也反映了中國人的氣質:潤而不咄,柔卻硬骨。源於泥土,看似素面素心,其實簡約不簡單。而每件作品的產生,構思階段往往都是最費力的,這一階段甚至會長達數月。等到腦海裡基本成型,他才會動手製作。紫砂藝術性和技術性高度統一的特點,也決定了對手藝的精密度要求。比如泥料收縮度的計算,差之毫釐就可能導致整套壺燒製失敗。因此,每件作品呂俊杰隨口就能講出背後的故事。在呂俊杰眼裡,「藝術家應該用作品來反映時代的美好,要陽光、正能量」。在他原創的百餘件紫砂裡,幾乎件件背後都有一段充滿時代烙印的故事。《漁歌》是呂俊杰早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當時每至太湖捕魚季節,百艘船揚帆撒網,宛如一幅壯美的山水畫。呂俊杰以此美景為靈感製成套壺,獲得了第七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滿意的原創作品,因為每件都像自己的孩子,都留著那個階段獨有的印記和氣韻,是無法再復刻出來的。」武術與紫砂壺裡悟道無論何時,呂俊杰始終保持著練武的習慣。由於年幼多病,他小時候就開始習武,曾榮獲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形意項目金牌。武術的造型、快慢、剛柔與紫砂壺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開始,練習武術純粹只是為了強身健體,但練到後來,慢慢就練到了『悟道』的境界。最終,就會在我的作品裡表現出來。」二○一七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看到呂俊杰的作品後多次與他擁抱致意,讚揚他的作品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並邀請他到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辦展。巴赫在交談中得知呂俊杰的習武生涯,也知道了他從二○○八年北京奧運起,陸續設計了多件與體育有關的作品。因此國際奧委會為呂俊杰頒發了一枚「顧拜旦金質獎章」,他也成為首位獲得該殊榮的紫砂藝術家。為了弘揚紫砂文化,呂俊杰還出任文化歷史大劇《紫玉金砂》的壺藝顧問,並在劇中飾演鏡空法師。二○○九年,他還主演、主唱了電視紀錄片《紫泥春華》MV。「所有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事情,我其實都是圍繞一個核心:助力整個紫砂行業的發展和推廣。」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麵塑藝術家】 張倍源 將動漫元素融入麵塑 下一篇文章 【網紅結巴老爹】 人生愈老愈樂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