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湯
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
在節氣大雪過後,烏梅與紫蘇的搭配,是一道安神養心的茶品。中藥行的烏梅湯包,裡頭由乾燥的洛神花、仙楂、陳皮、烏梅、甘草、桂花等複方組成,在寒冷的冬季吃鍋或是飯後熱熱沖淡飲用,健脾和胃,促進胃腸蠕動。
烏梅湯搭配紫蘇,對於降三高、女性經期氣滯血瘀的現象,能代謝與舒緩。山楂可以調養肝血,幫助女性在經期活血化瘀,烏梅可以解憂去煩。煮好的烏梅紫蘇茶,單聞茶湯散發出來的氣味就很能紓壓安神,加入洛神花及醋渣,喝起來口感更是好喝。
洛神紫蘇烏梅熱醋飲沖泡
取一個玻璃透明茶壺,放入新鮮的洛神花,用滾燙的熱水沖入壺中,快速沖洗一下倒掉,再放入乾燥的紫蘇葉,(如果家中有新鮮的紫蘇葉能夠先摘取後、陰乾或風乾一下,待水分散發,紫蘇風味會更香),數顆帶皮的柑橘,放入一些自己釀的水果醋渣,再次沖入滿壺的熱水浸泡約15分鐘,待風味釋出,再倒入已經熬煮好的烏梅湯調味即可,也可以多添加一些驅寒的薑粉、黑糖增加濃郁風味。
烏梅湯熬煮方法
準備:烏梅湯包一帖(中藥行購)、水約2000c.c.
作 法
將烏梅湯材料包一帖放入濾網中,快速沖洗一遍,加溫水浸泡4~6小時,以利風味及藥性熬出,浸泡後煮滾,再轉小火熬煮約40分鐘後倒出茶湯,可以再倒入約500c.c.左右的(熱)水淹過藥渣,再次熬煮10分鐘,兩次混合後趁熱飲用。
也可以使用電鍋燉煮,浸泡後外鍋加1米杯的水,開關跳起後再按壓燉煮,大約按壓3回,茶的風味即可熬出,但還是得盡快將汁、渣分離,風味與藥性才不會被渣吸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