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遲遲】 秋光深邃

文/葉含氤  |2021.12.08
1241觀看次
字級
圖/纓子
圖/纓子

文/葉含氤

在秋末,銀杏是逐漸在葉緣鑲上金邊,然後才慢慢地由綠轉成爛漫的金黃色。

以前對銀杏樹非常陌生,在走過一些溫帶地區後,才知道原來銀杏樹隨處可見,一個拐角,一個寺院,眼眸流眄間總會看見它的身影。銀杏樹也是一種非常長壽的樹,千百年的歲月,見它的人都不知輪迴了幾世。

而我第一次看見一大片的銀杏樹林,是在西安往東的高鐵車上。沿路景物大多荒涼,常常見不到一間房子,更遑論行人車輛了。然而卻在不知行駛多久後,窗外忽閃而過連綿數里黃葉燦燦的銀杏林,不是一棵兩棵,也不是十棵二十棵,而是如汪洋一般浩瀚。那是長時間看了大片暗沉的土黃地景之後,乍見的金耀漫天明朗冶麗,能震撼心神,能魂飛魄蕩。當時取出手機快速地拍幾張照,卻又因為車速過快,拍的每一張都飄忽,彷彿沒根沒底沒有著落似的,以至於之後回想那一段路程,都深遠如夢。

清晨出發到洛陽,近晚即返西安。回程的車上雖然座位方向一樣,只是我沒有再看到那片銀杏樹林,那晨間的一瞥,成了今生唯一。然而卻也在車上遇到一個人,彼此說了幾句話。

那時段車廂人很多,非常吵雜。講話的,看影片的,還有電話鈴聲此起彼落。我劃的位是三人座的中間那一個,而那人則是我旁邊靠窗的位置。雖然我很想再看一眼早晨見過的銀杏樹林,但因為臨窗是陌生男人,所以我也只能拘謹地不看窗外。途中他手機傳來了一通電話,那人接起,然後對著電話裡的人說他中午前就從北京搭車,連午飯都還沒吃呢。

他說話大聲,起初我有點不耐,但聽到他午飯還沒吃,不禁同情起他來,因為那時都已到了吃晚餐的時間了。或許是座位太靠近,他似乎察覺到自己的音量使我不悅,掛上電話後朝我說了聲抱歉。他跟我說話時我才仔細地看了他,年紀似乎比我年輕些,長相端正,但中文口音極重,又不像外國人,因而問他哪裡人。他說是住四川甘孜的康巴人,並用手機軟體寫了他的名字「扎西洛桑」。他還告訴我他們那兒的風光很美,當地人大多篤信佛教,他有好幾位同齡的朋友在寺院裡修行。

我曾聽說康巴人性格驃悍,但他與我說話時很和氣。遇到同樣可以說漢語寫漢語卻不同民族的人,我往往會問他名字的意思。他說「扎西」是吉祥,而「洛桑」是心地善良。我說我喜歡這個名字,因為人若能保持善良,比什麼都可貴,那是對這世間最好的禮物,也是對個人心性上最純粹的期許。他還告訴我,藏人沒有姓氏。

我們說話的時候,列車已經快接近華山,再過一會兒就抵達終點站西安,因此聊天的時間並不長。到西安站後各自往不同方向走去,道別時他對我說了句:「人身難得,遇見更是難得。」

當時我沒有將這句話放在心上,認為他只是禮貌地說再見。而我一天勞塵,只想趕快回到城中。

一直到兩年後,我在書上讀到一個故事,突然想起他臨別時說的那句話。那句話彷彿是多年前埋下的種子,如今才冒出芽來。

《阿含經》中有一段敘述:人得到肉身的難度,就像是大海中一隻盲眼的烏龜,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在這百年中唯一的一次,還要恰好穿過隨著潮汐風浪漂游過來的一塊浮木,並穿過浮木中的小圓孔,才能獲得肉身,這樣的機率簡直是微乎其微。

如此困難才獲得的人身,流轉於世間,又在芸芸眾生中,遇見一個互換名字,互聊幾句的人,這樣的機率,又有多少?也因此人與人之間每一次的遇見,都是經過無數大的數據篩選出來的,這種種未知的可能性,背後都是因緣的聚合。只是我們經歷這些必然會發生的事件當下,往往是耽湎於晦霧不清的狀態。

如果每一個生命都處在一個無涯的時空裡,如果每一個人身都是經過這種種艱難才能獲得,那麼能遇見大地浩渺金葉繁麗,又能與人萍水相逢同行一程,這是多麼難得的事。

如今想來,當年的這段記憶,也許如深邃秋光那般遙遠,卻也如銀杏葉緣的金邊,燦亮而明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