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台南妙心寺 弘法利生40多年 教化人心難行能行 遭黑道恐嚇也不退縮
記者羅智華/專訪
台南妙心寺是一座很不一樣的佛寺!它不只是聽經聞法的宗教殿堂,也是多所學校戶外教學場所,寺院專設的文物收藏館,更吸引很多師生、民眾前來參觀,除了佛像雕塑等弘揚佛法的佛教藝術展,平時的書法作品展等,蘊含文化教育的薰習。
促成妙心寺設立文物館的推手是住持傳道法師(如圖)。言談率直、平易近人的他指出,佛教本就肩負社會教育的使命,現代佛寺多元化運用,也是人間佛教的精神之一。
傳道法師重視社會教育,其因緣來自他的成長歷程。一九四一年出生台南白河的傳道法師,父親積勞成疾下,為了治病不但積蓄全空,還因此債台高築,經濟的困窘,使他在小學畢業後,就到農場做童工,也曾到鐵工廠當學徒,但只要一有時間,他便埋課本苦讀。
面對至親的往生,傳道法師回想,當時年紀輕輕時就感受到「人生無常」之苦,從小就喜歡往佛寺跑,每次到寺院參拜就像回到家一樣親切自然,每當聽到梵唄聲,心裡特別寧靜安詳。
隨著年紀漸長,他覺得與佛教的緣分愈來愈深,十八歲時即皈信佛陀,工作之餘到高雄宏法寺的佛學研究班上課,耳濡目染下萌生出家念頭,一服完兵役,一九六四年禮宏法寺開證法師座下出家,開啟利生之路。
傳道法師常前往各地監獄,用佛法教化受刑人外,特別關注環保議題,邀請學者專家來寺主講「環保講座」,許多環保活動場合上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
認真投入環保宣導的傳道法師,一度因擋人財路而遭黑道恐嚇,但他沒有因此退縮,反而更積極推廣。
「佛教講眾生平等,人類不能因為自私就破壞自然」,傳道法師說,近年被熱烈討論的全球暖化議題,就是肇因人類不尊重生命、不懂得愛惜世間萬物,恣意破壞而導致大自然反撲,「現在挽救還來得及,如果再晚就難以收拾」。
回首長達四十多年弘法歷程,傳道法師始終把「教化人心」擺在第一位,很多人問他,為何要那麼辛苦四處奔波推廣環保運動,吃力又不討好?他說,既然選擇出家這條路,就要力行菩薩道,「前方的路再難走,都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