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可廣場盛裝了整個威尼斯的歡騰,居民熾紅的熱情鼓噪著,沿著古老地磚的隙縫向上噴發,像漫天五顏六色的彩帶灑落,歡迎旅人的造訪,小丑搶眼的藍綠相間高帽,掀起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的序幕。穿上一身華麗衣裳,塗抹一臉誇大豔麗的妝,戴著匠心細繪的面具,人群被連結成同一條地平線。
水都最宏偉的廣場上,我感覺到熱情沸騰了空氣;我嗅到棒棒糖和爆米花調配出童年的甜味;我聽見不同語言、不同身分地位相互碰撞出的歡笑。此時此刻,人們遺忘膚色的差異,跨越文化的鴻溝,相互詢問彼此的服裝,比手畫腳想要一揭陌生土地的面紗。
扮演邪惡黑巫師的大叔能為童話中天真的小公主停步,買一枝糖霜蘋果;中古世紀的貴族在簡陋巷弄啜飲下午茶;國王向遊人俯首稱臣;仙女大方地在閃光燈中轉著圈,滿足一台又一台的相機。廣場中央的我,看不清面具下的人們究竟是什麼樣貌,但我確實捕捉到空氣中合諧的笑語。
侯文詠在《危險心靈》中問道:「人能不能因為認識而認識呢?」他所追求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相處方式,沒有利益考量,沒有目的的出發點。回歸於「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的境地。世故的人們常說,人往往建造太多城牆面對社群,所以心與心只能透過冰冷的面具相處。其實,只要包覆在面具下仍是一顆純真,一顆孟子追尋的本心,投向人群的眼光自然了無心機了。而藉由一副無傷大雅的面具,讓人與人之間能平等、和諧地站在同一個高度,是不是較赤裸裸地呈現更美好些呢?
聖馬可廣場上的喧騰彷彿仍在耳畔;一張張微笑、大笑的誇張表情也在腦海播放著;我走在威尼斯古老的碎石子路上,掛在臉上的面具和底下淺淺的一抹微笑,都將不會被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