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鈞堯
美寧(Mattle)一九六七年到台北縣泰山鄉設廠,我剛出生。當時大姊八歲、二姊五歲、三姊三歲。
美寧以生產芭比娃娃聞名,台灣正值開發期,好的壞的都非緊要,關鍵在於能否開闢就業機會,增加台灣「外匯存底」。
泰山時為石化與紡織重鎮,加上瀕臨高速公路,獲得國際大廠青睞,原料生產到包裝,都在泰山完成。
一九八七年,美寧撤出台灣,二十年來生產芭比娃娃十億個,銷售全球一百五十餘國,工廠作業員女性居多,被稱為「美寧姑娘」,是許多小夥子的熱烈追求對象。那一年大姊二十八、二姊二十五、三姊二十三歲。三個姊姊沒有待過美寧,而在高速沿路沿線南崁加工區,很可能耳聞美寧,並且預備跳槽。
大姊十六歲、二姊十二歲、三姊十三歲時,紛紛投入加工區,成為童齡作業員,半是強迫半是歡喜,因為養雞養鴨上山下海,日子更苦。三姊尚且以不讓她到工廠工作,認為父母偏心,拗著不讀國中。我多次看到她們的活動照,郊遊、烤肉,而青春亮麗的三姊更加入啦啦隊,無袖上衣、熱褲,今日看來不過尋常,於當時可是熱火打扮。
二○○四年泰山鄉公所成立娃娃產業文化館,記錄經濟與文化脈絡,我一個局外人無端想起姊姊們的童工時代,以及一九八七年前後,兩岸開放觀光,台資前進大陸,頗有以經濟光復大陸之態。
我也想起許多逐利而居的大公司,汙染留他國、利潤收進自己口袋,血鑽石、新疆棉,都引發熱議。台灣已經挺過艱困,但在國際戰的商場中,必定還有很多很多的──「三個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