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人雜誌發表的台灣未來產業與工作七大趨勢文章中,列舉十大成長產業與十大沒落職業的同時,以經濟與產業為專業的就業研究專家,包括1111人力銀行、CAREER就業情報,台北市旅遊同業公會及中華電信工會等機構的負責人,亦紛紛發表談話,對國內政治人物、政黨、政府領導階層,只熱中於以權謀私的政治鬥爭,只顧一己的選舉輸贏而置人民生計,經濟命脈於不顧,嚴重憂心。如此以往,「各行各業都沒有明天」。
綜合這些長期關心國內經濟情形,熟悉產業職業興衰,提供資訊,發表建言的專家,對當前經濟情勢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五項。
一、台灣經濟的基本面本來不差,只是因為政策乖謬,人謀不臧,使整體經濟環境惡化,導致投資卻步,外商撤資,本國產業出走,造成如今江河日下之勢。領袖人物口喊拚經濟,實則耍批術拚政治權力,如此下去任何產業都沒有前途可言,即使是一時興旺的熱門產業也不可能長久。
二、對於原本寄以厚望的「兩兆雙星」計畫,認為可以使國內產業再升級,成為立足於二十一世紀與經濟列強諸國並駕齊驅的明星產業,但政府對於這樣關係國運民命的計畫,卻任由其自生自滅;相對於日本、韓國舉國上下齊心奮鬥,培育人才,投入巨資,創造世界性的地位,真有雲泥之別。事實上,這些明星產業早被日本、韓國擊潰,前景黯淡,回生無力。
三、在舉世各國全力發展觀光產業,且全球觀光市場無論在規模、人數、消費支出各方面都大幅成長之際,長期以來,我國的觀光市場卻原地踏步。只見國人出國旅遊人數日增,卻未見外國觀光客來台,使我國成為純出超國家。
「二○○八觀光人口倍增計畫」的宏圖偉構,如今只是一句空泛的口號。探究其原因乃在於今日對台灣最有興趣也是人數最眾、消費能力最強的大陸觀光客,因政治因素被阻擋在外。
四、台灣觀光事業未能如願發展,除了前述因意識形態治國,阻斷龐大的財源之外,國內的因素亦未如理想。如除故宮與太魯閣峽谷之外,缺少真正國際級自然與人文景觀;對大陸觀光客熱門的阿里山、日月潭因缺少建設,又常見欺騙觀光客行為,逐漸為人厭棄。更常為人詬病的是物價高昂和對大陸人的敵視態度。相對於日本的務實手法,實施台人入境免簽證,韓國藉韓劇風行置入性行銷,賺進大筆外匯,真不可同日而語。
五、國民黨時代喊出的「亞太金融中心」口號,如今早已微弱不聞,民進黨推行的「二次金改」,被直指為圖利財團。全國總工會、中華電信工會的負責人批評這種金改政策只是關起門來「在島內自己玩」,根本進不了大中華商圈,更別談進軍國際市場,只是衝擊消費金融,高利盤剝國內窮人而已。
最後,我們呼應這些專家的吶喊,期盼掌權的政治人物,在拚選擇,爭利益的同時,能稍停暫息,聽聽人民的呼聲,為人民留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