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李小妹妹與爸爸開心合影。圖/台北榮總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榮總外科部與兒童醫學部團隊合作,克服手術困難與腎臟移植後急性排斥種種挑戰,成功完成1歲3個月、9.8公斤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幫助4歲李小妹妹及8歲許小妹妹,脫離終生洗腎之苦,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
對於大愛器捐,讓生命延續,北榮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表示,在醫療團隊鍥而不捨的努力,完成這項困難艱鉅的手術;他也鼓勵慢性腎臟衰竭的幼兒,及早勇於接受腎臟移植,期能獲得全新「腎」利人生。
8歲許小妹妹(18公斤),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4歲李小妹妹(12公斤),出生後第三天即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並因多次腸穿孔手術併發嚴重腹腔沾黏,無法進行腹膜透析,在洗腎團隊悉心照護下,為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
李小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李、許兩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導致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成為唯一解決之道。
8歲許小妹妹與阿嬤出席記者會。圖/台北榮總
考量到二位病童腎臟移植的迫切性,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首先,由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移植外科醫師鍾孟軒摘取兩顆腎臟,由於捐贈者的年紀極小,在摘取的過程必須格外謹慎;在此同時,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為李小妹妹進行血漿置換與去敏治療,避免產生超急性排斥的併發症。
為爭取時效,由移植外科醫師陳正彥與一般外科醫師石柏威、蔡昕霖主任與葉奕廷醫師二組團隊,分別為許小妹妹及李小妹妹植入新腎。從摘取到植入,手術時間長達15個小時,動員團隊達20人,順利完成此高度困難手術,也是幼兒捐贈兩顆腎臟分別植入兩位幼兒的創舉。
蔡昕霖說,術後3周,許小妹妹順利出院;李小妹妹雖已於術前接受許多預防措施與治療,仍發生嚴重急性抗體排斥。醫療團隊用盡所有治療方法,歷經12次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經移植一年後追蹤,原本6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這份得來不易的愛,陪伴受贈者一起成長茁壯,迎向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