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導演黃明川9月上映的《波濤最深處》,以超過2年半的時間,拍攝台灣、斯里蘭卡、印度及菲律賓16名女詩人的故事,希望大眾能藉由她們的詩作看見女權;片名的靈感,來自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黃明川說:
「最高的浪花其實來自波濤的最深處,女權像是最深的革命,也許要爬起來會很慢,但期待有天會爆發。」
2
日本一名高齡90歲的奶奶瀧島未香,在65歲才開始運動,不只成功瘦下15公斤,更就此愛上健身,並在87歲成為日本最高齡的健身教練;現在她每個月會開一次60分鐘的線上課程,學生年齡從40~60歲,瀧島未香表示:
「無論年齡,我覺得只要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3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的妻子林惠嘉,是分子生物學家;李安出名前,曾花了6年在家等待機會,當時就靠著林惠嘉在醫學院擔任研究員的收入過活,世人誇讚她是個稱職的李太太,但她只是早早認清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林惠嘉表示:
「我不會對別人說,我希望你怎樣怎樣,我只對自己有期望。」
4
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為《俗女養成記2》,獻出電視劇處女秀,化身「嘉玲爸」陳竹昇的初戀學妹;許芳宜說,有人會把電視、電影和表演藝術分得很開,但她認為,它們只是呈現的舞台和方式不太一樣,並透露想嘗試影視的最大原因是:
「換到另一個領域就像一個新鮮人,很多框架就會卸下來,可以打開自己觸角。」
5
旅居紐約的小提琴家黃俊文,曾獲2009年瑞士汐昂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2015年費雪事業獎,他也是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成員;今年他決定專任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小提琴助理教授,為台灣學子開拓視野,黃俊文表示:
「我不希望我自己只是會拉琴的藝術家,身為音樂家有太多面向,等待我去挖掘、學習。」
6
陳惠珠曾是國際非營利組織「Orbis眼科飛機醫院」的台灣辦公室前執行長,49歲時她因為一場山難,導致脊椎損傷而半身不遂;傷後4年,她靠著繪畫、唱歌,逐漸走出陰霾,也更能接納自己的脆弱。她認為,沮喪和喜悅一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陳惠珠表示:
「不要否定當下的軟弱,再壞的情況,都有好轉的一天。」
7
日本主播近藤智在47歲時,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停止染髮。在強調女性必須時常保持儀容端正的日本,近藤智的主張相當引人注目;但她希望這個社會,能對白髮女子有更多元的想像,不拚命留住青春的女人,也有她的優雅,近藤智認為:
「50歲以後的美不應局限在外表,心靈也要閃閃發亮。」
8
美國阿嬤諾拉.海菲勒(Nora Haefele)一直到50幾歲才開始比賽;當她62歲時,已經完成200場以上的比賽項目,儘管她跑得不快,在槍聲響起5分鐘後,通常就會落單,直到比賽結束,但她以自己的鍥而不捨為榮,諾拉說:
「我真的不介意當最後一名,這樣別人就不必當最後一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