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一件事 創業家翻轉人生

李祖翔  |2021.09.21
2317觀看次
字級
林大涵被前東家解僱後,反而與離職員工一起「造反」創業。圖/貝殼放大提供
貝殼放大吸引平均29歲的年輕人加入,他們多擁有企畫、行銷、程式設計、拍攝、媒體公關及網站能力,並有助人意願。圖/貝殼放大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魯蛇(loser)可能走出自己的路?5歲滑倒撞破頭、從此特別會說話的林大涵打破迷思,從大學肄業、工作被解僱搖身一變青年創業家,第1年台灣60%集資案來自他的公司「貝殼放大」,成功募集近10億元,還受員工愛戴,為他唱生日快樂歌、請吃蛋糕。

認識林大涵的人覺得他邏輯清晰、分析事來有條不紊,而他的專長的確是「助人找到最好的一面」,任何夢想提案到了貝殼放大的手中,有超過90%以上達標的機會,如藝人瑞莎的韻律體操發展計畫,在平台上線後得到了8000人贊助;「我們會讓提案最有價值的一面被看見,得到社會乃至世界的認同。」

認真對待小夢想

群眾集資產業在台灣已經邁入第10年,僅2020年集資總額就超過25億,為什麼有夢想的人會趨之若鶩?林大涵說,因為群眾集資是新的溝通方式,可以提高社會參與感,更高程度的聚焦,而顧問公司的服務項目,包羅萬象,要規畫夢想執行的內容、設定思想範圍與目標、幫助行銷、撰寫文案、拍攝影片、上廣告等等。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認真對待」的信念與誠意,讓他們受到各界愛戴,漸漸跨足影片製作、工商設計,擁有自己的資訊工程部門,員工超過百人,短短數年平均29歲的一群年輕人已有了炫耀人生的資本!今年4月,他們又成立了「挖貝 WaBay」集資平台,替贊助者把關,建立資助的責信度,讓資訊更透明也使計畫永續。

貝殼放大的成績有目共睹,林大涵上遍各大媒體,被譽為募資高手,很多人好奇他是如何橫空出世的?他笑說:「我能有今天,可能是因為夠懶、愛逃避和好面子吧。」

小員工變大老闆

林大涵因翹課被政大退學過,轉考台大,懶得寫延畢報告又退學,但他不是不愛讀書,而是享受自己的步調與閱讀節奏。出社會後,想證明沒有大學畢業一樣能與世界接軌,所以進入集資產業,兢兢業業拚出一番成績。

然而在意氣風發時忽然遭解僱,鬧了一點風波,狼狽離開。沮喪之餘,到公益團體當了一陣子的義工,受許多慈善家鼓舞,恰巧前同事離職,聚在一塊兒決定借錢共創一間公司,笑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他們要一起造反!

林大涵說:「我學了很多東西來應付我的懶;為了逃避,把公司弄得很穩,就可以隨時躲進舒適圈;好面子、怕人瞧不起才努力備妥每件事。」雖然是個理想主義者卻很務實,他也常以「用心做好一件事,你不會吃虧!」來鼓勵後進,表示遇到挫折,首要接受自己不夠好的事實,並相信「我確實在前進、成長」,為自己加油打氣,必能突破難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