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一忠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為了減少染疫風險,只能呆在家少出門。我不貪愛美饌佳肴,吃得很簡單,隨意炒道菜或煮鍋羅漢齋,維持色身基本營養即可。但民以食為天,解決吃的問題是首要,總不能讓家人餓著,或每天吃泡麵,這就必須費點心思。
因應防疫警戒政策,我到傳統市場採購一星期份量,預估足夠三餐之用,肚皮要先照顧好,這是「一家之煮」的責任。但千慮恐有一失,遇到存糧不足時,要有適當對策,才不會臨時開天窗,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我的做法是──包水餃。
市場購買素鴨數斤,當成「偽肉類」,以迎合孩子的口味。內餡高麗菜、大白菜、瓠瓜、絲瓜皆合適,依個人嗜好或當季盛產皆可,搭配香菇、芹菜、紅蘿蔔、香菜、木耳、豆乾等,先把食材備妥,購買相對重量的水餃皮。
首先將素鴨切丁,因為是油炸製品,若擔心太過油膩,可稍微汆燙一下。蔬菜、香菇等食材切碎,紅蘿蔔或瓠瓜刨絲,加入少許鹽出水備用,二三十分鐘後擠出鹽水,配料添加適量的醬油、鹽、胡椒粉、五香粉、香油等,充分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片刻,比較具有黏Q性,接著就可開工了。
全家圍在飯桌旁,一起動手包水餃,分工合作聊天談心,除了增進感情,凝聚向心力,也不用擔心群聚危險。在歡樂笑聲中,水餃包好後,鍋中放入水燒開,依照「三點水」的煮法,起鍋時一看成品,皮薄餡多晶瑩透明,紅綠白顏色鮮豔,讓人食指大動。
俗話說:「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想要吃飽又吃巧,就包些水餃冷凍起來,餓了隨時煮上幾顆,可當正餐及宵夜,再來碗番茄青菜豆腐湯,不但果腹止飢,省錢安全,兼顧衛生營養,可說是防疫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