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的城市

文/敖古仁 |2021.08.19
846觀看次
字級

文/敖古仁

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失憶的城市。熟悉的地方更名,兒時的居處和遊樂場拆了,就讀的小學併入附近的國小,高中時就讀的夜間部已經停招,服役的單位早已裁撤,就連親人故舊也多已謝世、不聯絡或是失散。所以我開始翻找,以前在那個城市生活過的紀錄,倒不是為了要方便回憶,而是要見證我記憶的城市確實存在;他存在,我也存在。

最方便的生活紀錄來自於照片。於是翻出老相冊,讓思緒回到過去重開機。事實上,小學以前,拍照還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所以那時的生活很少藉由照片保存下來,在僅存的,十幾張的黑白照片中有一張照片引起我的注意。

那張相片是五十六名小學生,穿著校服,或蹲或站,在教室外的走廊定格的團體照。照片背面,以藍色原子筆書寫:「五十八年十一月六日」。那年我升上小二,努力回想,那張照片應該是那時候的級任,簡老師拍下的吧,不是很專業,畫面有些傾斜。拍照的原因已經遺忘,只記得那時要用已經少得可憐的零用錢來加洗,一張照片五毛或是一塊錢,不過現在想想,那時犧牲零食換回一段記憶的爛漫應該是值得吧。

望著照片,想像那時,年幼,剛學習認字寫字的我,在照片的背面,一筆一畫,力求工整,努力書寫,卻仍是欹斜不正的字體,心中忽然有些不同的意會。照片,固然寫真,但是容易泛黃褪色,所以,手寫字或許更能證明存在的事實,因為唯一,僅此一件,僅見於彼時該處,無法加洗,不易摹寫,更不能復刻重製。

於是,合上相冊,停止追憶老照片,改從床下的抽斗找出一張,壓在最底處,邊角有些泛黃起毛的圖畫紙。

高中時,我的上課時間和一般學生正好相反,周一到周五,日間部的同學下課時從正門步出學校,正好就是我們夜間部的學生由後門踏進學校準備上課的時刻。我們不必參加學校的升降旗典禮,畢業時也沒有同學去買學校製作的畢業紀念冊,因為印象中那上面好像沒有夜間部畢業班的版面。

高中三年,因為大學聯考的分類選組,所以同學們應該都換過三次的班級吧。畢業時,環顧左右,不少同學不過同窗一年,雖然相識不久,但是臨到分別的時刻依然不捨,於是有些同學趁著下課時間,拿出文具店買來的畢業紀念簿,讓同學寫下聯絡資料和贈言。大概是基於標新立異不想流俗的心理,也或者是就想省點錢吧,我乾脆買張四開大的圖畫紙,讓同學在上面簽名當成紀念。那張布滿同學親名簽名的圖畫紙,就是我的高中「畢業紀念冊」。

那時,任性留下來的高中紀念,多年之後,雖然無法完全連結記憶中同學的臉龐和表情,但是不知何時卻成了回憶的底圖,畢竟那是生命中空白最久,也是最充實的時光。那三年,我不再擔任班級幹部,不必負責公共事務,又因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實在太短,短得無法將同學轉成長久的朋友關係,所以我白天的時間幾乎全數空閒下來,可以在囫圇吞下一堆有營養沒營養的雜書後,再匆忙登上開往學校的公車。

所以,當就讀的夜間部停止招生後,那張高中同學簽名字的圖畫紙取代了畢業證書,變成我高中三年夜生活的證明。

在學時,我可能刻過一兩個用來證明自己,取代親筆簽名的木頭印章吧,直到入伍服役,奉令接掌「參謀」的職務後,我才首次接觸「職章」這種代替私章的辦公用具。

軍中業務,分層負責,層層分明。每份公文,代表每件公務,從承辦參謀起草簽文,蓋上第一個職章後,隨即啟始所謂的「公文旅行」。任何一份公文如果缺少一個必須過目,或是參與意見的相關公務人員的簽章,即被視為不完整,有瑕疵,必須退回原承辦人,補齊後,才能續跑原先預定未竟的旅程。就我辦過的公文來說,單純的例行業務只需要兩個簽章就可歸檔存查,複雜的公務常常必須加會其他單位的意見,因此一份公文跑下來,可能歷時數個月,簽呈上蓋滿幾十個我根本沒見過面的人的職章,才能結案。那些蓋滿職章的公文,竟然有些像似現在商家的集點遊戲卡。

每次轉任新職,舊職章即時作廢,無須繳回,新單位的總務會另刻一枚新章給新同事,以便立即接手新職務。所以,當我服役的軍種裁撤,退伍令上的原服役單位走進歷史後,那些我捨不得扔的舊職章反而變成我履行國民義務的具體見證。

那兩年的義務役,對我來說是全新的生活經驗,也是生涯的轉捩點。本來我還帶著借來的GRE試題入伍,退伍時卻沒參加考試,反而走入私人機構,變成新鮮的上班族。那時,有些大型的私人機構仍有使用職章的公文制度,所以我又多了幾枚職章,直到「公文電子化」的作業系統上線運轉後,這種不用印泥的職章才漸漸消失於辦公桌的文具匣裡。

千禧新世紀來臨的前兩天,突然有個想法,於是到郵局買了一些千禧年的紀念郵票及賀年卡,在跨年前夕限時快寄給為數不多,還住在那個城市裡,少數的親朋好友,希望在新世紀的第一天他們就能收到我的祝福。不論生命如何流轉變幻,在那個我們需要不斷證明自己,以免失憶的城市裡,只要我們還關心彼此,我相信總有一些形而上的存在不會因時依地而改變。另外,我還留了一封賀卡,內頁沒有書寫沒有任何文字,就是空白的卡片,將他寄給自己。

回想幾十年的生活,庸庸碌碌,有些事情,想記的留不了,該忘的卻是抹不掉。生活裡的輕,累得折了腰;生命中的重,卻是載不住。所以啊,或許吧,失了憶也好,可以處處為家,一派輕鬆,自由來去,不再牽掛。

匆匆,千禧年的歡慶再次消失於我們的日常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儲存在雲端那些不斷複製繁衍自身的0與1。假想,哪天駭客摧毀所有的伺服器後,人類是不是就集體失憶了呢?存活下來的或許就只是實體照片背面,一個手寫的拍照日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