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天明】 困境下的抉擇

文/劉雲英 |2021.08.11
712觀看次
字級

文/劉雲英

那晚,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兒子促膝長談,我建議他長痛不如短痛,趁機轉換跑道算了。他輕嘆了口氣:「家有老小,中年轉業談何容易?如今不只觀光業,放眼望去,百業皆蕭條,大家都在咬牙苦撐,要換哪條跑道才是康莊大道呢?」言下之意:一動不如一靜。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一年半,旅行業為最大受災戶,我們家剛好又是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加碼慘兮兮。

去年,兒子跟媳婦從國外旅遊轉戰國旅,與全台四千家旅行社瓜分市場大餅,根本不夠塞牙縫;今年本土疫情嚴峻,更是一夕歸零,從放無薪假到一周上班兩天。之後,公司為求生存部門大幅裁撤,並與異業結盟,寥寥無幾的員工改為機動上班,成了隨傳隨到的送貨員,工作量不多但工時長。只要客戶動動「一指神功」下單訂貨,不分晝夜使命必達,有時大清早須趕往外縣市,有時夜晚還得出勤;如此一來,原本兼差的美食外送也不得不喊停。

「這怎麼划得來?勞力與報酬根本不成比例。」我為兒子憤憤不平。他淒涼一笑,「不然要扭頭就走嗎?若淨身出戶,公司倒是求之不得。很多店家關門大吉,留在這裡尚可餬口,改行重新出發不見得比較好。」

「那回頭專職美食外送呢?大家都宅在家,聽說外送員收入不止三級跳。」我認真提建言,兒子則以過來人身分反駁,要我別道聽途說,「月入十萬只是極少數,背後心酸知多少?那是拿命換來的,一天十幾個小時風吹日晒雨淋,除了交通風險之外,還要面臨與人密切接觸易被傳染的風險。」我們家有小貝比,他委實不敢冒這個險。

兒子告訴我,雖然這場疫情重創全世界旅遊業,但他相信等風平浪靜後,壓抑已久的人們將比疫情之前更渴望出外旅行,也更傾向於大筆揮霍來犒賞自己,到時定會出現報復性旅遊的榮景,不是很多專家都預言「跌得愈深,反彈愈大」?所以現階段他必須死守「四行倉庫」蓄勢待發,等哪天全面解封,才不會來不及迎接舊雨新知。

我實在不忍潑他冷水,旅遊業受此重創,欲恢復原狀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既然兒子心意已決,在去留之間做了選擇,我也不便再多說。

如今全球已有四百萬人死於新冠病毒,至少,我們還好端端地活著。只希望疫情趕快過去,世界回歸平靜,人們可以摘下口罩大口呼吸,徜徉在海角天邊任一角落,兒子媳婦養精蓄銳後再重操舊業,樂享劫後重生的喜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