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式建築工法和環保材料,可減少碳排放。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一些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正致力整頓二氧化碳高排放量的產業:建築業。提到這個產業,幾乎沒有人會聯想到寧靜、乾淨和環保等名詞;然而,挪威首都奧斯陸最繁忙街道上的一處建築工地,卻符合這些描述,施工現場所有機械以再生能源能產生的電力驅動,包括挖土機、起重機,創全球首例。
這處工地自2019年9月開始施工,當地民眾原本只把此處視為一般工地,但隨即發現此地的獨特之處。事實上,這是全球第一個零排放城市建築工地的試驗計畫。
非營利保育組織貝羅納(Bellona)的政策顧問亞拉貢涅斯(Mark Preston Aragones)表示:「這個零碳建築工地讓我印象深刻,大型挖掘機通常會產生煙霧、噪音,但在此地,你無法分辨這些龐大設備是否已經啟動。」
以電動機械取代傳統柴油發動機,大幅降低了環境噪音和汙染。奧斯陸市氣象局的高級顧問摩藤森(Philip Mortensen)表示:「我們發現,即使正在施工,鄰近的商店也一直敞開大門。工人們也表示,由於噪音較低,現場溝通更方便,讓作業環境更安全。」
奧斯陸試圖成為建築業脫碳的模範城市,當局指出,建築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0%以上,如果再加上使用的能源,建築業相關的碳排放量共占全球排放量的38%。
目前,奧斯陸的建築業只占該市總排放量的7%,但仍有空氣和噪音等問題;當局希望零碳建築計畫能持續改善這些狀況。
奧斯陸市政府官員坦言,目前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零排放,因為仍有一些設備暫時無法取代;儘管如此,大量使用電動機械後,已比使用柴油設備減少9成的排放量。官員指出,這項計畫已證明,零碳建築有望實現,也希望能讓這些做法成為未來的標準。
丹麥的哥本哈根及波蘭的赫爾辛基,也正推動零碳建築。亞拉貢涅斯指出,建築業向來抗拒變革,即使改變,通常也是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並非以減少溫室氣體為出發點,但零碳建築的特點,卻能夠滿足建築業的需求。他說:「這些環保機械的價格,可能是傳統設備的2到3倍,但長期而言卻能節省成本,因為電力比柴油便宜;此外,無噪音的機械能夠持續施工,不受時段限制,這能讓建商更快完工,賺取更多收入。」
另一項能提高效率和減少能源消耗的創新工法,是模組式建築工法,也就是把預先製作好的組件運送至工地,再嵌入建築物。北歐國家日照有限,常影響建築工程時間,這種工法搭配環保建材,可減少能源消耗時的碳排放。
奧斯陸零碳建築的試驗計畫相當成功,也打算把這些重型零排放設備應用到其他建案。奧斯陸當局的目標,是在2025年時讓所有建築工地實現零排放,並且號召全球其他城市加入零碳建築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