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海平面上升、洪水衝擊 學習與水共存 拒絕沉沒 打造漂浮拉哥斯

編譯/韋士塔  |2021.07.24
1625觀看次
字級
浮動建築能靈活應對氣候變遷。圖/網路
「拉哥斯長城」可保護海岸險免受侵蝕。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奈及利亞拉哥斯是該國海港及最大城市,濱臨大西洋,也是非洲第一大城。在當局推動逆向移民潮的努力下,許多奈及利亞人由海外返鄉,拉哥斯則成為經濟及金融中心;然而,這座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和洪水衝擊,也促使當局打造「漂浮建築」,與水共生。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拉哥斯的降雨量變少,但強度卻升高,出現水患的風險更大。與此同時,這座地勢低窪的城市也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海洋物理學家傑夫瑞杰瓦(Svetlana Jevrejeva)的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暖化讓氣溫升高超過攝氏2度,2100年時拉哥斯的海平面將比目前高90公分。

面對洪水和海平面升高,拉哥斯的應對之道是漂浮式建築,以及修築堤防。拉哥斯的馬可可(Makoko)社區,多數建築物都位在水上,被稱為「非洲威尼斯」。這裡原本是貧民窟,民眾把建築物搭建在如同高蹺的柱子上,交通則靠獨木舟,幾乎沒有電力和清潔衛生設施;後來,這個社區推動「馬可可漂浮學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等創新計畫,使用回收的空塑膠桶為建築物增加浮力,金字塔型的結構則可降低重心,增加建築物穩定性,且更能抵抗大雨沖刷。

漂浮式建築隨後被廣泛採用,除了拉哥斯,一些沿海城市也開始建造這種建築物。城市設計和開發顧問公司NLE的建築師雅德葉米(Kunle Adeyemi)表示,漂浮結構的建築也被應用在住宅以外的建築,例如音樂中心。雅德葉米說:「我們將在大西洋一處海灣建造一座音樂中心,使用木材搭建,主要結構由3艘船隻組成,還設置了現場表演廳和先進錄音室。」

雅德葉米指出,木材是非常理想的永續材料,用於水上建築,成本效益非常高;他也表示,這種創新的概念,有助濱海社區解決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與其與水抗爭,不如學習如何與水並存」。

另一項策略則是搭建屏障,例如被稱為「拉哥斯長城」(Great Wall of Lago)的海堤。拉哥斯當局正在海岸搭建一堵巨大的海牆,由10萬塊混凝土砌塊推積而成,每塊重達5噸,長達8.4公里,高度則達18公尺,目的是抵禦水位上升,且能抵擋來自大西洋南部風暴的大浪。

此外,拉哥斯也在沿岸建造18座海堤,可防止砂石流失。拉哥斯官員表示,將耗資10億美元建造更多海堤,以覆蓋約60公里的海岸線。

除了防禦措施,當局也採取預警措施;奈及利亞政府已開發洪水警報應用程式,由官方彙整數據,提供特定地區的即時洪水預報,藉此為沿海地區爭取時間,保護民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透過適應水上生活、保衛海岸並了解水患時間,拉哥斯將成為拒絕沉沒的城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