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瑣談】宣文君耋齡傳《周禮》

文/宋滌姬 |2021.07.13
1316觀看次
字級

文/宋滌姬

「宣文君」是前秦君主苻堅給韋逞母親宋氏的封號。宣文君八十歲時,絳帳授徒,為一百二十位太學生講授《周禮》。《周禮》又名《周官》或《周官經》,與《儀禮》、《禮記》合稱「三禮」,為儒家十三經之一。

宣文君生活在中國分裂為十六國與晉朝的亂世。《晉書‧列女傳》及《十六國春秋‧前秦錄十》都記載了韋逞母宋氏的事蹟。

宋氏生長在儒學世家,年幼喪母,由父親親自養育。她在儒學的薰陶中成長。長大後,父親將家傳的《周官》傳授給她,並且鄭重叮嚀:「《周官》是周公制定的,書中將制度、典誥、百官、品物等治國要務,記載得十分完備,是部非常重要的經典,也是我們的傳家寶,家裡一代一代的傳承《周官》音義。但你沒有兄弟,家中無男可傳,我將《周官》傳授給你,你要用恭敬心學習,不可懈怠,將來還要再傳承下去,千萬不要讓聖人的典籍淹滅在亂世當中。」宋氏牢記父親的叮嚀與期許,一字一句跟著父親認真學習,日夜鑽研,即使已精通了《周官》的內容,還是時時閱讀,諷誦不輟。

後來宋氏嫁入韋家,生下了韋逞。韋逞年幼時,朝廷由石虎掌政,命令他們一家遷徙山東。宋氏背著父親所傳授的經書與筆記,和家人一起推著放置家當的小車,一路奔波來到冀州生活。因為家貧,宋氏白天打柴,晚上教導韋逞課業,夜間紡麻織布不停手。在這樣的辛勤教導下,韋逞學成名立,受到賞識,在苻堅手下擔任太常的官職。

不同於晉朝崇尚玄學,前秦君主苻堅重視儒學,積極恢復太學及地方各級學校,四處招聘優秀學者前往執教,並不時走訪校園,考察各地施教的狀況。

有天,苻堅擔心《禮》、《樂》等儒家重要經典因戰亂而缺失,特地親臨太學巡視,詢問經典傳授情形。博士官盧壺奏報說:「因為廢學已久,古籍零落,雖然這些年四處搜集、整理,補齊了大部分,但是還有《周官》缺少教師指導。我聽說韋逞的母親宋氏是儒學世家之女,已將《周官》融會貫通。《周官》內容廣博深厚,放眼天下,能教授此經的只有韋母了。韋母宋氏今年八十歲,眼、耳還很靈敏,如果不趕快請她來教授《周官》,這門學科恐怕就要失傳了。」

苻堅接受建議,下詔封韋母宋氏為宣文君。考量她年事已高,往來太學授課過於勞累,特地賞賜婢女十人,協助宣文君在家中設立講堂,為一百二十位生員授課。宋氏並沒有將傳家寶私藏起來,而是悉心指導,傾囊相授。她坐在紗幔後,一字一句,詳細解說《周官》音義,將幾乎斷絕的《周官》之學復興起來,重新流傳世間。

韋母宋氏年少繼承家學,勤奮用心,誦讀不輟;為人母時,不辭勞苦,教子成材。雖處亂世,仍細心保存家傳經籍,時時溫故知新。高齡八十,以淵博學識,為人師表,絳帳授徒,興復絕學。被稱為「宣文君」——宣揚文化的君子,當真名副其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