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運河上架設太陽能面板,解決土地難尋的問題。 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印度的傳統電力來源是燃煤發電,2018至2019年間,印度燃煤發電廠產生的電力占該國總發電量的72%。在清潔能源潮流興起之際,印度擁有充足的陽光(1年約有300天晴天)和龐大的能源需求人口,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地點;印度去年第1季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已達36.6GW(百萬瓩),目標是2022年時達到100GW。
不過,建造太陽能發電廠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尋找合適的地點,因為設置太陽能面板需占用大片土地;但印度的土地相對昂貴,且往往由許多人共同持有,購買土地的手續非常複雜。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面板雖是解決方案之一,但建築物頂部空間也有限。
位於印度最西部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則是把當地運河變成閃閃發光的「太陽能運河」:將太陽能電池面板覆蓋在運河上方,同時解決用水、減少碳排放和尋找土地的問題。
古吉拉特邦的一座小村莊內,可以見到鋼鐵結構的藍色太陽能面板隨著運河搭建。這座村莊只有40戶人家,建築多為茅草牆和鐵皮屋頂,直到不久前仍是印度農村中許多沒有電力可用的村落之一。然而,自從在運河上安裝太陽能面板後,現在當地每個家庭都有電力可用,孩子們在晚上仍可學習,農民也能在入夜後繼續工作。
這座村莊的發電設施,是古吉拉特邦運河頂部太陽能發電廠試點計畫的一環。古吉拉特邦在2015年耗資近2000萬美元,啟動納爾馬達河(Narmada River)運河頂部太陽能發電廠計畫。「基層和農村創新發展公司」(Grassroots and Rural Innovative Development)執行長喬利(Manik Jolly)表示,在運河上方搭建太陽能面板後,可在多個地點取用電力,在電力需求較高的灌溉季節為農民供電,淡季時則可把電力傳送至國家電網,出售給電力公司或由運河管理局使用。由於這種類型的電力是在農村當地產生,可減少傳輸過程的損耗,並強化當地電網的穩定性。
古吉拉特邦電力公司表示,古吉拉特邦的運河總長度達8萬公里,如果在其中的2.5萬公里上方搭建太陽能面板,可生產1萬8000MW(百萬瓦)的電力,且節省9萬英畝土地。
專家指出,「太陽能運河」有諸多好處,除了在地生產電力和節省土地之外,興建太陽能發電廠設施所需的時間,也比大型煤碳或天然氣發電廠短;此外,運河上方的覆蓋物可減少水分蒸發,為農作物和民眾保留更多用水。
運河上方的太陽能面板,還能抑制運河中的藻類生長。古吉拉特邦能源研究和管理研究所的官員庫瑪爾(Nilesh Kumar)指出,在陽光的照射下,藻類的生長速度極快,容易造成河道堵塞;太陽能面板擋住日光後,藻類生長的速度會大幅減緩。
另外,運河的河水有助於降低太陽能面板的溫度,讓發電效率提高約5%。庫瑪爾說:「運河太陽能面板,是一項雙贏的計畫。」目前,印度已有8個邦準備推動類似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