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很喜歡看周星馳電影《破壞之王》,主角何金銀無法正面直接迎擊斷水流大師兄,於是採用魔鬼筋肉人傳授給他的「鎖字訣」,硬是把斷水流大師兄封鎖得哇哇叫。最近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迪茲(Hendrik Dietz)教授決定也打算對病毒採取鎖字訣——既然殺不了病毒,那就鎖住它,為入侵病毒量身訂做「活動監獄」,把病毒硬是封鎖在裡面,不讓它們和宿主細胞產生作用。圖/樹下繪本
文/嚴融怡
我小時候很喜歡看周星馳電影《破壞之王》,主角何金銀無法正面直接迎擊斷水流大師兄,於是採用魔鬼筋肉人傳授給他的「鎖字訣」,硬是把斷水流大師兄封鎖得哇哇叫。最近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迪茲(Hendrik Dietz)教授決定也打算對病毒採取鎖字訣——既然殺不了病毒,那就鎖住它,為入侵病毒量身訂做「活動監獄」,把病毒硬是封鎖在裡面,不讓它們和宿主細胞產生作用。
人類過去在面對疾病的戰爭當中,雖然有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但每回面對病毒卻總是缺乏致勝的武器。1990年代科學家發現多數病毒的衣殼為二十面體形(少部分為螺旋形),這讓某些數學家對此感到好奇,為什麼許多病毒總喜歡二十面體呢?2020年的美國加州大學物理學者曾經指出,如果能從病毒衣殼或者其他結構幾何部分,找到對付病毒的方式,或許是個可行的方法。
嵌板拼圖 切斷聯繫
迪茲研究團隊設計出三角形嵌板,這些嵌板是由DNA鏈自組而成,邊緣具有旋鈕和凹陷圖案。這意味著嵌板可以像拼圖一樣連結起來,透過編程自組形成一系列特殊微小3D形狀外殼,這將是一種「模塊化」的材料。DNA嵌板連結形成的空殼可以識別特定病毒,並將病原體夾在一塊的病毒捕捉器,這些DNA外殼堪稱牢不可破,可讓隔離在陷阱內的病毒無法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
不同形狀的外殼有不同大小的內腔,因此可以容納大大小小的病毒。DNA嵌板的內側帶有抗體,使它們能夠針對特定病毒。當與人體細胞和活病毒結合時,這些外殼可以防止病毒顆粒感染大部分細胞。
如果這樣的設計能夠成功,也許將會改變致死病毒長久以來肆虐人類的情勢。但是整個過程中還是要顧及宿主專一性的問題,畢竟人類體內也還有大量的有益病毒,譬如協助防禦的嗜菌體。千萬別落入《孫子兵法》中所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