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北極熊開始攻擊馴鹿
圖/BOB
文/嚴融怡
晚近以來,人們逐漸能感受氣候變遷帶來我們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實際上氣候變遷對於極地所帶來的環境衝擊,其實更為明顯。其中一個重大改變便是海冰的消融──這改變了在當地棲息的北極熊與鯨類的生活。
在我們聊北極熊之前,先讓我們把目光放在磷蝦身上,磷蝦數量自1970年代至今已減少了甚多。雖然磷蝦數量的減少也受到人類捕獵的影響,但海冰消融亦是重要的衝擊來源──磷蝦的棲息地不但直接受到冰融因素而減小,在海冰底部生存的藻類(磷蝦的主食)也一併減少。
海冰消融 磷蝦銳減
由於磷蝦對於支撐南極食物網占有關鍵性的角色,因此磷蝦數量的變動勢必牽涉到包括鯨魚、海豹與企鵝等廣大動物族群的生計;另一方面,由於適宜磷蝦生活的海洋溫度正向極地收縮,這也使得磷蝦的生長棲息地向極地移動。這些移動將牽動植物性浮游生物分布變化,進一步影響當地碳儲存。
在北極地區,海冰消融對於大型動物的衝擊,是人類相較容易目擊到的現象。一些原本依賴海冰棲息覓食的鯨類與北極熊等生物,由於海冰的消融,日漸需要冒險至原棲地以外的範圍尋找食物。像白鯨在近幾年就曾出現為了覓食而與漁船衝撞的案例。
白鯨和獨角鯨雖然是演化上親緣很相近的物種,但過去牠們族群各過各的,河水不犯井水。但科學家最近證實白鯨與獨角鯨之間,開始有雜交鯨(narluga)的出現。雜交鯨的覓食方式和父母完全不同,比較像是海象從海底挖掘獵物的方式。
熊往內陸 鳥、鹿遭殃
北極冰融使得北極熊待在海岸線的時間愈來愈少,有些北極熊仍艱難地增加游泳的頻率,以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例如捕捉海豹維生;另一部分北極熊則轉向較為內陸的區域發展。由於北極熊擅長找到鳥蛋位置並且掠食之,使得海鳥種群數量恐下降9成;而原本以雛鳥作為重要食物的北極狐,也將跟著挨餓。
但是鳥蛋難以填補北極熊缺乏海豹的食物量,最近科學家記錄到北極熊開始在斯匹次卑爾根島西南部獵殺成年馴鹿的情形。我們從過去的科學文獻上,可以確定在1990年代以前北極熊不曾有攻擊過馴鹿的紀錄。
北極熊由於被迫在陸地上逗留更長的時間,牠們只好伺機尋找任何可用的食物來源,包括被沖上岸的死魚、囓齒目動物,以及鯨偶蹄目動物(鯨豚、馴鹿);有的北極熊還會探索定居點附近的垃圾掩埋場,那裡有當地人獵殺動物的內臟和海洋哺乳動物的遺骸。這樣的情況勢必將繼續惡化熊與人類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