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防疫數值 R0值與Rt值差異
圖/樹下繪本
文/鍾邦友
最近新冠疫情持續緊張,媒體或專家學者講到病毒的傳播力時,都會提到所謂的「R0值」與「Rt值」;而防疫的末期,「疫苗防護力」則是大家最關心的事,這些都是代表與疫情相關的數據,是什麼意思呢?
R0值
R0值是指「基本傳染數」(或「基本再生數」),指的是在自然情況下(沒有施打疫苗或其他特別的免疫情況),感染某傳染病的人,會傳染給多少其他人的平均數值。R0值是衡量病毒傳播能力的最重要指標。
R0類似等比數列中公比的概念:如果R0 < 1,數列的項會漸漸變小,甚至趨近於零,此時病毒傳播就有可能得到控制;R0 = 1,傳染病則會變成人口中的地方性流行病,一個傳一個,不致於大量擴散,但也持續存在;R0 > 1,數列將趨近無限大,一人傳多人。R0的數字愈大,疾病增加愈多,也愈難以控制。
歷史上著名的幾種傳染病,傳播力都超過1,其中最強的是麻疹,R0值是12~18,天花其次,R0值是5~7,而2003年的SARS 病毒最初爆發時為2.9(最終降為0.4);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的R0值是3.8,國外也有案例指出落在4至7.1之間,可見其傳染力之凶猛。
Rt值
Rt值是「有效再生數」,是指隨著時間變化之後,部分人可以自行產生抗體,再加上防疫措施,所衡量的病毒傳播力數據——即疫情在「有防疫措施下」擴散的情況。Rt值與R0值同樣具備公比的特性,必須在小於1以後,疫情才會漸漸緩和。
疫苗防護 減低風險
「疫苗防護力」泛指:接種疫苗者與沒有接種疫苗者相比,減少多少罹病的風險。其公式為:在臨床實驗時感染者中,施打「安慰劑之人數」除以「感染者總人數」。這邊舉個例子:
假設有2萬人被科學家分成各半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成員施打研發的新疫苗,對照組則施打完全沒效果的「安慰劑」(如生理食鹽水),用來比較疫苗效果。接下來兩組成員均正常生活一段時間,再由科學家檢視染病情況。
若是總實驗成員有100人染病,其中10人是實驗組,90人是對照組(施打安慰劑),那麼疫苗防護力就是90%;有人會誤認90%疫苗防護力為100人打了疫苗之後,有10個人會染病,這是錯誤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