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紀略】瓊瑤與校園民歌的邂逅

文/鍾邦友 |2025.01.16
859觀看次
字級
校園民歌專輯《校聲滾滾》,背面可見收錄曲目。圖/鍾邦友
校園民歌專輯《校聲滾滾》,背面可見收錄曲目。圖/鍾邦友

文/鍾邦友



若說四、五、六年級世代是看瓊瑤戲劇長大的,一點都不為過;同時給予我們青春養分的,還有校園民歌。而兩者的邂逅,則要由《聚散倆依依》這部小說翻拍的電影談起。

一九八○年文藝片市場早已極度萎縮,林青霞在拍完《金盞花》之後,開始嘗試改變戲路。頓失旗下首席玉女明星的瓊瑤,相中彼時在台視「五燈獎」以「琵琶美人」嶄露頭角的呂秀菱,又找來當時紅遍港台「溫拿五虎」的成員鍾鎮濤,隔年拍出《聚散倆依依》,為窮途末路的文藝片開出最後的賣座火花。

以歌訴情是《聚散倆依依》的主弦律,後來的《夢的衣裳》亦如是。鍾鎮濤在後者扮演總是眉頭深鎖的憂鬱歌手萬皓然,《聚散倆依依》裡則是深情凝視女主角賀盼雲、以吉他暗訴情衷的高寒,可謂貫穿兩劇的靈魂人物,讓文藝電影盈滿款款樂音的曲韻芬芳。

同名的兩劇主題曲,以及插曲〈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神話〉、〈水車〉、〈她說她愛這個地方〉、〈生命來得巧〉及〈讓我的歌把你留住〉,分別由瓊瑤作詞,左宏元(古月)作曲,找來李碧華、羅吉鎮、旅行者三重唱演唱,巧妙結合當時火紅的校園民歌曲風,掀起傳唱熱潮。

此外,蔡琴初出道時翻唱的〈庭院深深〉,以及最後一部瓊瑤電影、由鄭少秋與陳玉蓮主演的《昨夜之燈》同名主題曲,也常被類歸為瓊瑤與校園民歌的非直接交集。

不得不說,除了文學的基本功之外,瓊瑤對流行的慧眼如炬,每每造就文本、戲劇、歌曲、明星相互輝映的加乘效果,綻放出耀眼繽紛,在橫跨三、四十年的世代中獨占鰲頭。即便如今斯人已如雪花落盡,卻在許多人心中留下各自不同的永恆印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