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舞困榆錢已自落

文/朱振藩 |2021.06.21
1301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秦少游寫的詞,讀來別有況味,其〈浣沙溪〉一闋,描繪小樓獨處,抒情賦愁纖巧,以「寶簾閒掛小銀鉤」作結,寧敬而能致遠,遂成千古絕唱。經過一番比較,我更愛〈滿庭芳〉,其「曉色雲開」中,那句「舞困榆錢自落」,充滿著相對感,兩相烘托呼應,尤饒想像空間。據傳是他過揚州時所作。

我曾兩赴揚州,卻未見榆錢自落的模樣,反倒是在北京郊區,憑弔長陵歸來,在旅途的中餐,嘗到了用榆錢製作的窩窩頭,野味十足,新鮮有趣,取食兩個。

又叫榆錢兒的榆錢,堪稱是樹上的野菜。它乃榆樹的翅果,其外型圓薄如銅錢,因而得名,亦有人稱之為「花」。每當春風吹拂,榆錢綴滿枝頭,串串如五銖錢,亦似花團錦簇,新綠入眼,頗能助興。

採摘下來,直接生吃,甘甜而綿,味道甚佳。只是摘下成串,要是吃得太快,偶爾會吃入樹葉。其嫩葉亦堪食,滋味不怪微澀。不過,榆樹葉主要是用來替代桑葉,給蠶寶寶吃的,吐出之絲亦佳,織成綢緞殊妙,成為方物土產。

過去廣栽榆樹,目的在防饑荒,不但榆錢能食,榆樹在剝皮後,皮中含大量澱粉,擠壓出來可熬粥,充腹療飢,度過難關。這種荒歉之食,當然比不上用榆錢所熬之粥。宋儒歐陽修嘗罷榆錢粥後,心有所感,留下「杯盤粉粥春光冷,池館榆錢夜雨新」的詩句,清新有韻,吐屬不凡。

以往中國村村皆種榆樹,尤其是華中地區。春光明媚,榆錢盛開,每當放學之時,孩子們成群結隊,在大娃兒率領下,到村頭去擼「榆錢兒」。挺拔偉岸的老樹,所長榆錢片兒既大,口感鮮嫩,特受歡迎。想要如願以償,得有爬樹本領,當爬到了樹頂,先摘大串青翠的榆錢,直接送進嘴裡,大口嚼了起來。樹下孩子見狀,大聲叫喊哥哥,盼能一膏饞吻,待大把榆錢扔下,不管三七二十一,急擼起一整串,大口吃將起來,特種特殊景致,成為美好回憶。

榆錢甜度較高,不光人們愛食,螞蟻也很喜歡,到了暮春初夏,蟻類增多,吃時要弄乾淨,得費一番手腳。但榆錢不論生熟,中醫認為,凡患胃潰瘍者,實不宜多吃,務必慎之。

村外榆樹雖多,而今卻難看到。一則現無饑荒之虞;再則容易生蟲,影響成材;三則其生長期甚長,不合經濟效益,於是乎砍伐殆盡,只有在四合院老宅或古廟中,較常見其倩影。現欲見其芳蹤,屢見於新疆、內蒙等地,不僅成大片榆樹林,而且巨樹林立,必須數人合抱。

友人李聰在上海經營「聰菜館」,善烹美味,有名於時,近日傳來「榆錢炒雞蛋」的照片,勾起前塵往事,不覺饞涎欲滴。其實,榆錢入饌,尚可製成沙拉(律),生食功效較著,中醫亦認為其藥用價值甚高,所含煙酸、抗壞血酸等酸性物質,有清熱安神之效,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看來值得推廣,俾利廣大眾生。

榆錢於炒蛋、熬粥、製窩窩頭外,尚可燒飯、製餡,包做餃子、餛飩等。基本上,它不含草酸,含鐵元素驚人,清香淡雅,絕無異味,更勝菠菜。家父生前最愛吃菠菜餛飩,喜其細滑爽柔,我隨侍在側時,亦曾一嘗為快。後來食到榆錢飩餛,多了一股甘香,憶及先父生平,不禁泫然淚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