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人物】 華盛頓成為領導者的條件

文/尚智 |2021.04.28
1471觀看次
字級

文/尚智

我們從小熟知「國父」孫中山,因此常把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稱為美國「國父」。不過,隨著近年來歷史知識的更新與普及,我們開始知道,辛亥革命還有黃興等開國元勳不可忽視;同樣地,美國的建國者也不只華盛頓一人,而是有一群「國父們」,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等人。

儘管如此,華盛頓對於建立全世界上第一個現代的民主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仍有不朽貢獻:因為他的領導與堅持,美洲的大陸軍才能擊退英軍的鎮壓,以及創造一個理想的共和國制度,並在風雨飄搖之中逐漸茁壯。

約翰‧羅德哈莫(John Rhodehamel)《時代的驚奇:華盛頓如何形塑自己成為革命的象徵、共和國的領袖(The Wonder of the Age: George Washington)》(台北:人文社群出版公司,二○一九)讓我們從不同以往的角度看待華盛頓。

值得注意的是,華盛頓不會說法語,這是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通行語言;也沒上過大學,因此他的學問知識,在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中並不突出。另外,他還是蓄養大批黑奴的白人奴隸主,儘管作者指出,華盛頓不支持奴隸制度,但為了避免蓄奴州從美國分裂,他並未公開反對。

吳乃德在本書中文版的導讀指出,華盛頓被美國人景仰的主因,是他具有「歷史意識」,也就是清楚認識到所處時代的主要精神,並致力於讓自己成為這種「時代精神」的象徵。

我們分成兩部分來談。首先,華盛頓在美洲社會建立的名聲,初期源自他在軍事上的表現,但嚴格來說,他指揮作戰的能力平庸,打勝仗的戰功不多。華盛頓身為大陸軍總司令,他心裡明白有如烏合之眾的民兵,與受過正規訓練的英軍接觸只會陷入苦戰,一連串的作戰勝少敗多,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而且逃兵不斷,只能咬牙撐下去,等待法軍來支援。

在當時的情境,對大部分美洲殖民地追求獨立的人民而言,放棄很容易,堅持卻很困難。於是,華盛頓不只是打倒舊秩序(英國)的革命者,本身也成為一種象徵──屢敗屢戰、永不投降的大無畏精神,讓北美人民願意跟隨他。

其次,華盛頓始終對權力保持自我節制的態度,包括在獨立戰爭期間,服從大陸會議的指示,沒有成為軍事獨裁者。以及在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後,華盛頓一度有機會取得政權,甚至成為新的國王,但他拒絕權力的誘惑,隨即發表告別演說。這讓他的個人聲望達到高峰,也贏得美國人的崇敬,立下共和國的典範。

進一步來說,華盛頓愛惜羽毛,重視自己未來的歷史評價,更甚於短暫的權力。這也讓我們省思,在民主共和社會,領導者如果能自我節制個人的權力,反而能獲得更高的名聲,以個人魅力(Charisma)領導人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