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慶邦】 人不可能脫離時代

文/眉豆 |2021.04.25
1825觀看次
字級
劉慶邦說,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寫生命體驗最難忘的、最深切的東西。圖/新華社
2019年12月22日,劉慶邦出席第二屆南丁文學獎頒獎典禮。圖/新華社
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女工繪》。圖/新華社

文/眉豆

中國大陸作家劉慶邦說,人都是一個生命的容器,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記。寫那一代人,不可能脫離那個時間、那個時代。

記者問他,在您的作品裡,經常使用了一些豫東方言,地理場景也是廣袤的中原地區。故鄉在您的創作元素中占有怎樣的位置?

劉慶邦說:「我的故鄉河南沈丘,從大的地理環境講屬於淮海大平原,它是我的地域文化源。一個人的文化環境,包括童年記憶、方言,對一個作家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

他到北京四十年,但是做夢還是夢到老家,夢到小時候。夢見姐姐、妹妹都還沒有出嫁,夢見在老家推磨,夢見在老家的老房子裡,夢見颳大風,「我爬到房頂上去壓住被颳起來的草。母親已經過世十多年了,每次做夢,母親身體都還是很好的。這就是童年的記憶,想改變是不可能的。它像血液一樣在你的骨子裡。如同改變不了血液一樣改變不了童年的記憶,改變不了你對故鄉文化的記憶。所以每一個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從故鄉出發,從故鄉文化出發。比如說莫言寫高密,賈平凹寫商州,周大新寫南陽,我寫的都是豫東大平原的生活。」以下是其他訪談內容。

平民是寫作的對象

記者:您說過作家要寫深切的生命體驗。

劉慶邦:作家剛開始寫作時,往往選擇寫自己的人生經驗,寫深切的生命體驗。托爾斯泰說過文學有三個要素,第一要寫最深切的生命體驗。第二要有世界性的胸懷和目光。這指一個作家的思想性。第三要找到自己的語言。他強調了體驗、思想性、語言,我特別贊成他的觀點。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寫生命體驗最難忘的、最深切的東西。

記者:您著作等身,一定有一般人做不到的勤奮。

劉慶邦:在一個座談會上,我談到自己有兩點優勢,第一個是人生經驗的優勢。我出生在一九五一年,很多事情我都經歷過。我又有當農民、礦工的經歷。有豐富的人生經驗,這個是很重要的。有的作家遇到了一些瓶頸。所謂瓶頸就是資源用完了,沒什麼可寫的了。我現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時候我還在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創作資源豐富。

第二個優勢就是我比較勤奮、勤勞。這是繼承了我母親的遺傳基因。李洱說我還有個優勢,就是記憶力特別強。他說莫言看了我一篇小說,特別讚歎說:記憶力那麼好,好多事我都忘了,看了劉慶邦的小說以後又重新喚起了記憶。莫言談了一個細節:一個女的買了一輛自行車,捨不得騎,就把自行車包起來、纏起來。他說他都忘了,看到我的小說又想起來了。看來我的小說能激發別人的記憶。

說我記憶力好,我也沒承認。每個作家記憶力都好。記憶力不好肯定當不了作家。這是作家的共同優勢。記憶力是作家的第一性,因為寫作是一個回憶狀態,肯定要調動自己的記憶。有些記憶,不寫的時候處在沉睡狀態,一旦寫了,就會被喚醒、被激發,從無效變成有效。

深受《紅樓夢》影響

記者:新作品《女工繪》中有讀《紅樓夢》的情節,您對這些女孩子的悲憫之心,與賈寶玉對女孩子的憐惜之情是否有一定關係?是否受《紅樓夢》的影響?

劉慶邦:這個細節是真實的。我帶到礦上的書有《紅樓夢》。我最喜歡讀的就是《紅樓夢》。它不光是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一部好作品。我讀了好幾遍。第一遍我不讀那裡面的詩,後來覺得詩愈讀愈好,《紅樓夢》最精華的部分就在詩。好多詩我都會背。我用小楷把詩歌抄下來,一邊抄一邊記。

《紅樓夢》的詩意化程度非常高,是一個高峰。現在我們之所以達不到那個高峰,就是因為對詩的造詣沒那麼深。《紅樓夢》裡的詩歌跟人物、情節、細節完全融合在一起,跟文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是分離的。比如流水填詞,一個人填一段。《紅樓夢》中的每一個女孩子性格都不一樣,黛玉比較悲觀,「歎今生、誰捨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寶釵是「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跟黛玉完全不同。它的詩歌跟人物性格、命運融合在一起。《金瓶梅》裡面也有詩,寫一段就有個「有詩為證」,跟文本是分離的狀態,以詩來證明它的內容。

我把《紅樓夢》帶到礦上,他們很稀罕,也成了一條罪狀。當時《紅樓夢》也是大毒草。你還敢看,還敢借給別人!對我人生的影響都挺大。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