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慶邦】 人不可能脫離時代 文/眉豆 |2021.04.25 語音朗讀 18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慶邦說,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寫生命體驗最難忘的、最深切的東西。圖/新華社2019年12月22日,劉慶邦出席第二屆南丁文學獎頒獎典禮。圖/新華社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女工繪》。圖/新華社 文/眉豆中國大陸作家劉慶邦說,人都是一個生命的容器,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記。寫那一代人,不可能脫離那個時間、那個時代。記者問他,在您的作品裡,經常使用了一些豫東方言,地理場景也是廣袤的中原地區。故鄉在您的創作元素中占有怎樣的位置?劉慶邦說:「我的故鄉河南沈丘,從大的地理環境講屬於淮海大平原,它是我的地域文化源。一個人的文化環境,包括童年記憶、方言,對一個作家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他到北京四十年,但是做夢還是夢到老家,夢到小時候。夢見姐姐、妹妹都還沒有出嫁,夢見在老家推磨,夢見在老家的老房子裡,夢見颳大風,「我爬到房頂上去壓住被颳起來的草。母親已經過世十多年了,每次做夢,母親身體都還是很好的。這就是童年的記憶,想改變是不可能的。它像血液一樣在你的骨子裡。如同改變不了血液一樣改變不了童年的記憶,改變不了你對故鄉文化的記憶。所以每一個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從故鄉出發,從故鄉文化出發。比如說莫言寫高密,賈平凹寫商州,周大新寫南陽,我寫的都是豫東大平原的生活。」以下是其他訪談內容。平民是寫作的對象記者:您說過作家要寫深切的生命體驗。劉慶邦:作家剛開始寫作時,往往選擇寫自己的人生經驗,寫深切的生命體驗。托爾斯泰說過文學有三個要素,第一要寫最深切的生命體驗。第二要有世界性的胸懷和目光。這指一個作家的思想性。第三要找到自己的語言。他強調了體驗、思想性、語言,我特別贊成他的觀點。作家一開始寫作都是寫生命體驗最難忘的、最深切的東西。記者:您著作等身,一定有一般人做不到的勤奮。劉慶邦:在一個座談會上,我談到自己有兩點優勢,第一個是人生經驗的優勢。我出生在一九五一年,很多事情我都經歷過。我又有當農民、礦工的經歷。有豐富的人生經驗,這個是很重要的。有的作家遇到了一些瓶頸。所謂瓶頸就是資源用完了,沒什麼可寫的了。我現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時候我還在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創作資源豐富。第二個優勢就是我比較勤奮、勤勞。這是繼承了我母親的遺傳基因。李洱說我還有個優勢,就是記憶力特別強。他說莫言看了我一篇小說,特別讚歎說:記憶力那麼好,好多事我都忘了,看了劉慶邦的小說以後又重新喚起了記憶。莫言談了一個細節:一個女的買了一輛自行車,捨不得騎,就把自行車包起來、纏起來。他說他都忘了,看到我的小說又想起來了。看來我的小說能激發別人的記憶。說我記憶力好,我也沒承認。每個作家記憶力都好。記憶力不好肯定當不了作家。這是作家的共同優勢。記憶力是作家的第一性,因為寫作是一個回憶狀態,肯定要調動自己的記憶。有些記憶,不寫的時候處在沉睡狀態,一旦寫了,就會被喚醒、被激發,從無效變成有效。深受《紅樓夢》影響記者:新作品《女工繪》中有讀《紅樓夢》的情節,您對這些女孩子的悲憫之心,與賈寶玉對女孩子的憐惜之情是否有一定關係?是否受《紅樓夢》的影響?劉慶邦:這個細節是真實的。我帶到礦上的書有《紅樓夢》。我最喜歡讀的就是《紅樓夢》。它不光是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一部好作品。我讀了好幾遍。第一遍我不讀那裡面的詩,後來覺得詩愈讀愈好,《紅樓夢》最精華的部分就在詩。好多詩我都會背。我用小楷把詩歌抄下來,一邊抄一邊記。《紅樓夢》的詩意化程度非常高,是一個高峰。現在我們之所以達不到那個高峰,就是因為對詩的造詣沒那麼深。《紅樓夢》裡的詩歌跟人物、情節、細節完全融合在一起,跟文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是分離的。比如流水填詞,一個人填一段。《紅樓夢》中的每一個女孩子性格都不一樣,黛玉比較悲觀,「歎今生、誰捨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寶釵是「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跟黛玉完全不同。它的詩歌跟人物性格、命運融合在一起。《金瓶梅》裡面也有詩,寫一段就有個「有詩為證」,跟文本是分離的狀態,以詩來證明它的內容。我把《紅樓夢》帶到礦上,他們很稀罕,也成了一條罪狀。當時《紅樓夢》也是大毒草。你還敢看,還敢借給別人!對我人生的影響都挺大。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女演員大不易】 愛相聲 其實是愛喜劇 下一篇文章 【作家阿來】 文學要堅持「不變」的力量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