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生命不死」與「生命永續」 的唯識學理解與詮釋(十四)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1.04.25
1083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在上周的文章裡,我們討論了「解肢節」(又稱為「斷末摩」),也就是眾生在臨終之際肉體可能產生的四大分離狀態,因為經論中有關「解肢節」的文字可能會讓人產生疑懼,所以我再作一些補充說明與解惑。有許多人,特別是想要往生佛國的淨土行者,讀了經論上有關「解肢節」或「斷末摩」的內容之後,就會打從心底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慌或疑懼,深怕自己將來死的時候,會因為肉體的「解肢節」或「斷末摩」而產生極大的痛苦,導致無法正念現前,以至於無法順利往生佛國淨土,那真的是太可怕了。

其實,這樣的擔心或憂懼,雖然不能說是無稽或者沒有道理,但是沒有掌握重點,只是因瞎擔心而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經論上明明就說了「解肢節」的輕重程度因人而異,「重謂作惡業者,輕謂作善業者」,而且我們在前面也已經討論過「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逼迫於身」,在在顯示臨終時的身心狀態,不一定就是疼痛苦惱難耐的,也可以是很安樂愉悅的經驗,有很多瀕死經驗以及前世催眠回憶的研究都可以作為佐證。

會造成一個人臨終時的身心痛苦,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內在的因素又可再細分為三個面向:一者是個人過去以來所造的惡業,會導致臨終之際業相現前;二者是身體的內在健康情況以及所罹患的疾病,而這兩者都因人而異,有輕重程度差別,不能一概而論,必須作個案分析才能比較具體地了解其情況,而採取因應之道。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臨命終時的心念狀態,主要是能不能憶持善法,如果能夠憶持善法,就能克服及超越身心的痛苦與不適。針對這三項內在的因素,其實是可以預作準備而避免不幸的情況發生的,就是平日要力行三好,廣結善緣,注重健康養生之道而且身體力行。如果完全沒有平日的功夫,拖到臨終時就會陷入一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困境與難題,屆時多半是無解的。

外在的因素也可分為三點:一者是臨終時所處的客觀環境與處所;二者是臨終時所遭遇到的人際對待;三者是有無現代醫療科技的無謂救治與過度干預。

第一點有關臨終時的環境與處所,是在自己所熟悉的家中,還是在醫院或安養中心,或者在其他陌生的戶外場所;即使住在醫院裡面,也有加護病房、普通病房與安寧病房之不同,這些都會相當程度影響到臨終者的心境與感受。

第二點是家屬對臨終者在生命最後階段的處遇,是拒絕無謂的醫療救治而全程親情陪伴關懷,為他開導、誦經、念佛、回向;還是送醫一味不斷地進行急救、搶救,而忽略了親情陪伴的極度重要性,乃至最後因醫療的救治及干預,而根本無法陪伴關懷(譬如病人在加護病房,身上插滿了管子),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處遇,其結局可能有如天堂與地獄之別。

第三點就是現代醫療科技的無謂救治與過度干預,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當疾病已臻末期而且藥石罔效的時候,醫師多半會選擇跟家屬一齊陪伴臨終病人往生。然而,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很多醫療急救術,例如心肺復甦術(簡稱CPR)等等的發明問世,反而讓醫師對臨終病人施予很多相當痛苦的急救措施,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等,不但造成末期病人身心上的極大痛苦,嚴重地阻礙臨終病人的善終權利與機會,更嚴重地干擾及破壞臨終病人的往生契機。

很多人會莫名地擔心、憂懼自己在臨終時肉體會遭遇到「解肢節」之苦,卻無視於現代醫療科技對於臨終病人的無謂救治與過度干預之恐怖,而將自己的親人長輩在生命末期時送醫急救、插管、氣切等等,那可是比肉體本身的「解肢節」要來得痛苦不知道多少倍啊!更何況經論上明言,對於懷著善心善念臨終的人,「解肢節」的情況是很輕微的,甚至於可以沒有。

此外,「解肢節」之苦是因為水、火、風三大增盛所引發,所以千萬不可以對臨終者強行插管灌食、灌水,那樣會讓臨終者產生「臨終水腫現象」,引發體內的水、火、風三大增盛,進而促發「解肢節」之苦。

當臨終的親人表示不想進食且拒絕進食的時候,就意味著他的身體已經準備「自然關機」了,這是一個吉兆,顯示往生的時辰已近。家人就要把握這個寶貴的契機,停止一切醫療干預,僅保留安寧照顧措施,親切地陪伴病人,為他誦經、念佛、回向,引導他一心一意求往生。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