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反射研究先驅與折射之謎 文/胡妙芬 |2021.03.24 語音朗讀 23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墨子 約470BC~391BC,戰國時代思想家 圖/陳彥伶鏡子反射光線再照到人,被人遮住、光線照不到的部分(影子)就會落在太陽跟人之間。圖/陳彥伶同學們可以把前進的光波,想像成一個班級排成以下的隊伍往前走。每一橫排都代表一道波。如果規定,從A區走進B區的人速度就要減慢,那麼前排的左邊會先進入B區,比其他人先放慢速度,以致於接下來整個隊伍的行進方向會向左邊偏轉。這就相當於波從速度快的介質進入速度慢的介質時,角度會偏向垂直介面的線(即「法線」)。 相反的,如果規定從A區走進B區的人速度要加快,那麼前排左邊會先進入B區,並加快速度,使得隊伍的行進方向會向右邊偏轉。這就是從速度慢的介質進入速度快的介質時,角度會遠離法線的現象。圖/陳彥伶光的反射與折射,在人類歷史上老早就被觀察到了。每天每天,人從鏡面中看見自己、在靜止水面發現倒影、從岸上笑水中的人腿變短……種種奇妙的視覺異象,都不斷激發人們對光線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所以在西元前5世紀左右,探討反射現象相關的記載,就已經在人類歷史上出現。圖/陳彥伶光的反射與折射,在人類歷史上老早就被觀察到了。每天每天,人從鏡面中看見自己、在靜止水面發現倒影、從岸上笑水中的人腿變短……種種奇妙的視覺異象,都不斷激發人們對光線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所以在西元前5世紀左右,探討反射現象相關的記載,就已經在人類歷史上出現。圖/陳彥伶《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親子天下出版 圖/陳彥伶 文/胡妙芬 光的反射與折射,在人類歷史上老早就被觀察到了。每天每天,人從鏡面中看見自己、在靜止水面發現倒影、從岸上笑水中的人腿變短……種種奇妙的視覺異象,都不斷激發人們對光線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所以在西元前5世紀左右,探討反射現象相關的記載,就已經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那是來自古老的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思想家墨子的門徒們在《墨經》中寫到,偉大的墨老師(或「翟」老師,墨子的真實姓名可能為「墨翟」或「翟烏」)曾經教導:呵呵,兩千多年前的古文需要一點「翻譯」對嗎?簡單講,「景」就是影子的意思;「景迎日,說在轉。」是代表「影子落在人與太陽之間,因為光線轉了方向」,但是光線為什麼轉方向呢?下一句做了解釋:「景,日之光反燭人,即景在日與人之間。」因為光照到人身後的鏡子再反彈到人身上,所以影子朝向太陽,介於人和太陽之間。瞧,這說的不就是「反射」現象嗎?可惜的是,當時的中國沒有「幾何學」,墨子並沒有明確提出入射角或反射角的研究或說法。換句話說,墨子「觀察」到了反射現象,但是沒有用嚴謹、定量的方式描述它,只是「發現了反射現象」,並不算是「提出反射定律」。 (待續)福報小學堂同學問折射定律的公式好難喔!可不可以不要背公式,直接理解折射的現象呢?老師答:同學們可以把前進的光波,想像成一個班級排成以下的隊伍往前走。每一橫排都代表一道波。如果規定,從A區走進B區的人速度就要減慢,那麼前排的左邊會先進入B區,比其他人先放慢速度,以致於接下來整個隊伍的行進方向會向左邊偏轉。這就相當於波從速度快的介質進入速度慢的介質時,角度會偏向垂直介面的線(即「法線」)。相反的,如果規定從A區走進B區的人速度要加快,那麼前排左邊會先進入B區,並加快速度,使得隊伍的行進方向會向右邊偏轉。這就是從速度慢的介質進入速度快的介質時,角度會遠離法線的現象。本文摘自《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親子天下出版 前一篇文章 【科學研究部】 直升機研究10操縱桿 下一篇文章 【名偵探柯柯的邏輯挑戰】 打獵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完美數字學數字 也追求完美【考考你的智力】Arduino與七段顯示器電子數字8有奧祕低血糖補充什麼食物? 作者其他文章【福報小學堂】 愛因斯坦的大腦 是否跟一般人不同?【福報小學堂】 自己動手做電池【福報小學堂】 磁場會讓人生病嗎?【科學哪裡來】 東西 愈重掉愈快?燃燒時, 火與煙是 什麼物質?【科學哪裡來】 奠定電學基礎歐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