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
戶外運動工作者詹喬愉,曾背著比自己重的傷者走下奇萊,也曾在吉爾吉斯阿拉阿洽攀登時,不慎墜落冰河受困26小時後獲救。在全球14座超過8千公尺的山峰中,已攀登上洛子峰、馬納斯魯峰、馬卡魯峰、珠峰等。她說:
「愈年輕就愈要空出時間給自己,去充實還不足的地方。」
02
陳杰屏曾在香港從事財經新聞工作超過16年,現職斜槓族兼任整理收納諮詢師,涵蓋家居及企業服務。她也是首位推廣生前整理及終活的整理師。她在《輕物質生活》寫道:
「我們窮一生為自己爭取最好,為什麼卻忽略在人生最後,為自己作出理想安排?」
03
張嗣漢曾是橫掃千軍的瓊斯盃籃球明星,5年級生的他,早在1995年從球場上華麗轉身,帶著2個職員,赤手空拳創立好市多(Costco)在台灣的第一家分店,如今更成為亞太區總裁。他說:
「客戶拒絕你,你可以將他視為一次失敗,或視為一次機會。」
04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2004年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200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他也是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副教授,專精於分散式演算法。著有暢銷書《深度工作力》等書,他曾在訪談中說:
「精通有確切價值的東西,所有好事都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05
劉宥彤曾任大電視台記者、知名廣告公司公關等各式高壓工作;也曾與人合夥從零開始創業打拚。現今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劉宥彤,職涯中也遭遇過各種難題,她在《人生賽道,勇敢試也要勇敢放棄》寫道:
「人生學會做『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06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黃樂仁,曾任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助理教授,曾入選「Poets&Quants」網站「最優秀的40名40歲以下商學院教授」名單,學術表現備受肯定;對於溝通,她有一套見解,她在《隱性優勢》寫道:
「導引別人理解你獨特的價值,即使環境不利,你也能如鑽石面面光采耀眼。」
07
Vito(蔣宗信)大學讀的是工業工程,研究所選擇了企業管理。因緣際會下歷經了電子製造業、連鎖餐飲業等跨部門職務的歷練,成了一位跨領域、擁有多項職場技能的工作者。他在《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寫道:
「機會是留給『錯失機會』的人,因為之前曾經錯過,這次才會珍惜把握。」
08
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今年以Netflix夯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入圍「第78屆金球獎」,並奪下迷你劇最佳女主角獎。但她在童年曾因外表與同儕相異而被霸凌。安雅說:
「我將『練習接受讚美』視為人生的學習目標,現在,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很漂亮,我只會說謝謝。」